牙龈出血不止分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牙龈炎(牙菌斑等刺激致牙龈红肿易出血)、牙周炎(牙龈炎发展,有牙周袋等表现)、牙龈外伤(刷牙等致牙龈破损出血)、不良修复体(刺激牙龈致炎症出血);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致凝血障碍出血)、内分泌紊乱(妊娠期牙龈炎因激素致牙龈反应强,糖尿病因血糖高易感染致出血)、其他全身疾病(肝脏疾病致凝血因子合成少,维生素缺乏影响凝血致牙龈出血)。
一、局部因素导致牙龈出血不止
1.牙龈炎
成因: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牙结石则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坚硬物质,它们不断刺激牙龈,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易出血。例如,一些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的人,长时间不刷牙、不使用牙线清洁,就容易患上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不止的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且新陈代谢活跃,若不注意口腔清洁,牙龈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成年人如果长期忽视口腔护理,也容易受到牙龈炎的困扰。
表现:牙龈红肿、质地松软,触碰时容易出血,有时还伴有牙龈乳头圆钝、点彩消失等表现。
2.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局部刺激物的作用外,还与细菌的侵袭、机体的免疫反应等有关。牙周炎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包括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等。吸烟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较高,因为吸烟会影响口腔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不利于牙龈组织的修复和抵抗细菌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牙周炎的发展速度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牙周炎可能进展更快,牙龈出血不止的情况也可能更严重。
表现:除了牙龈出血外,还可能有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表现,牙龈呈现暗红或鲜红色,质地较硬且脆。
3.牙龈外伤
成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刷牙用力过猛、使用过硬的牙刷、食用坚硬食物时不慎划伤牙龈,或者在进行口腔治疗、牙齿矫正等操作时受到外伤,导致牙龈出血不止。比如,儿童在玩耍时可能会不小心磕碰牙齿,造成牙龈外伤;老年人由于牙齿敏感,刷牙时用力不当也容易导致牙龈受伤出血。
表现:受伤部位的牙龈有明显的破损或伤口,出血较为明显,根据外伤程度不同,出血情况有所差异,轻者可能只是少量持续出血,重者可能出血较多且不易止住。
4.不良修复体
成因:不合适的假牙、补牙材料等不良修复体,会对牙龈造成持续的机械刺激,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例如,假牙的边缘不贴合,过于尖锐或不光滑,长期摩擦牙龈,就会引起牙龈出血不止。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安装假牙后如果没有定期检查和调整,容易出现不良修复体的问题;一些注重美观但不重视口腔健康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合适的修复体而引发牙龈出血。
表现:牙龈与修复体接触部位红肿、出血,去除修复体后,牙龈的炎症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修复体问题,出血可能会反复出现。
二、全身因素导致牙龈出血不止
1.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成因: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牙龈出血不止。例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抗体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降低。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情况相对较多,起病可能较急;成年人也可能患病,一些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或接触某些有害物质的成年人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表现:除了牙龈出血外,还可能有皮肤瘀点、瘀斑,鼻腔、口腔黏膜出血等表现,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白血病
成因: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同时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白血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不同年龄段都可能患白血病,儿童和青少年相对较为常见。
表现:牙龈出血往往比较严重且不易止住,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外周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形态异常等。
2.内分泌紊乱
妊娠期牙龈炎
成因:女性在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物的反应性增强,原本存在的牙龈炎会加重,出现牙龈出血不止的情况。妊娠期女性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口腔局部环境也会发生改变,更容易受到细菌等刺激物的影响。
表现:牙龈红肿、松软,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血,一般在分娩后,随着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牙龈炎症会有所减轻,但如果妊娠期口腔卫生不佳,出血情况可能会持续。
糖尿病
成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炎症,导致牙龈出血不止。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会影响血管的功能和凝血机制。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血糖控制往往相对更难,患糖尿病相关牙龈问题的风险较高;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血糖管理,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等口腔并发症。
表现:牙龈出血同时可能伴有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口腔检查可见牙龈红肿、易出血,感染控制后血糖仍可能影响牙龈的恢复。
3.其他全身疾病
肝脏疾病
成因:严重的肝脏疾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牙龈出血。例如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同时可能伴有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进一步加重凝血异常。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肝脏疾病,老年人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肝脏相关的凝血问题;一些患有慢性肝炎等基础肝脏疾病的人如果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不止的情况。
表现:牙龈出血的同时可能伴有黄疸、肝区疼痛、腹水、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维生素缺乏
成因: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K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维生素C是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物质,缺乏时胶原蛋白合成障碍,牙龈组织的韧性降低,容易出血;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时凝血过程受到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缺乏维生素,儿童如果挑食、饮食不均衡,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也可能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情况。
表现:牙龈出血的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瘀点,牙龈肿胀等表现,通过检测维生素水平可发现相应维生素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