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损伤需从评估、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来综合考量。评估包括症状表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影像学检查(X线、MRI);非手术治疗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冷敷热敷、超声波、电刺激)、康复训练;手术适应证为损伤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常见手术有软骨修复和关节清理术;儿童损伤多因运动,自身修复强,治疗要考虑生长发育;老年人多因退变,常合并骨质疏松,手术风险高,更重保守治疗且需关注整体健康及皮肤等。
一、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评估
1.症状表现
疼痛:在膝关节活动时,尤其是上下楼梯、深蹲等动作时,可能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例如,轻度损伤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有轻微酸痛,而重度损伤可能休息时也有疼痛。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活动时哭闹、不愿行走等;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关节问题,疼痛表现可能更复杂。
肿胀:膝关节局部可能出现肿胀,这是因为软骨损伤后,关节内炎症反应导致液体渗出等。年轻人运动损伤导致的软骨损伤,肿胀可能在受伤后较短时间内出现;老年人退行性变引起的软骨损伤,肿胀可能相对缓慢出现且程度可能相对较轻。
活动受限:膝关节活动范围可能减小,如屈伸不利等。对于生活方式较活跃的人群,如运动员,活动受限可能严重影响其训练和比赛;而对于老年人,活动受限可能影响日常的行走、上下楼等基本活动。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观察膝关节骨骼结构,如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是否变窄等,但对于软骨损伤本身显示不敏感。在不同年龄人群中,X线表现有所不同,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X线表现与成人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退行性变导致的软骨损伤,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等典型退行性改变。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等。例如,可明确是单纯的软骨表层损伤还是累及深层甚至软骨下骨的损伤。不同年龄人群的MRI表现有特点,儿童的软骨结构与成人不同,在解读MRI时需考虑年龄因素;老年人的软骨损伤常合并其他关节结构的退变,MRI上可同时观察到多种病变。
二、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制动
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患者,要限制其剧烈运动,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因为儿童软骨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过度活动仍可能影响修复;老年人要减少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增加膝关节负担的活动,以减轻膝关节软骨的压力。
可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限制其活动。固定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而定,一般轻度损伤固定2-3周,中度损伤可能需要固定3-6周。儿童固定时要注意定期调整,避免影响骨骼发育;老年人固定时要关注皮肤情况,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2.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在损伤早期(通常是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可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冷敷时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损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促进膝关节软骨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治疗参数可能需要调整,儿童和老年人的组织对超声波的耐受程度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强度和时间。
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促进膝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同时可能促进软骨细胞的代谢。在儿童患者中,要选择合适的电刺激参数,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可能因肌肉萎缩等情况,电刺激治疗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稳定膝关节。
3.康复训练
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包括股四头肌收缩训练、腘绳肌训练等。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可采用静力性收缩,即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儿童进行该训练时要在家长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老年人要注意循序渐进,防止肌肉拉伤。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疼痛允许范围内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可坐在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依靠重力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次。儿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轻柔,避免引起疼痛和恐惧;老年人要根据自身关节活动度情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加重。
三、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损伤严重:如软骨损伤面积较大、累及软骨下骨等情况。对于年轻的运动员,由于其对膝关节功能要求较高,即使损伤面积不是特别大,但影响到运动功能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老年人如果软骨损伤合并严重的关节退变,影响日常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也可能考虑手术。
保守治疗无效: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症状仍无改善或反复加重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决策不同,儿童保守治疗后有一定的自身修复可能,所以手术相对慎重;老年人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可能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常见手术方式
软骨修复手术:包括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等。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适用于合适的软骨损伤患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软骨修复能力相对较好,该手术的可行性和效果需要综合评估;老年人进行该手术时要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术后恢复能力等。
关节清理术:清除膝关节内的游离体、退变的软骨碎片等,减轻炎症反应。这种手术相对较简单,对于一些轻度退变合并软骨损伤的老年人可能适用,儿童一般较少采用该手术方式,因为儿童软骨修复能力较强,尽量保留自身软骨组织。
四、不同人群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膝关节软骨损伤多因运动损伤等引起,其自身软骨修复能力较强,但也要注意避免反复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要以促进软骨修复和关节功能恢复为目标,且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避免使用影响骨骼发育的治疗方法。例如,在物理治疗时,要选择对儿童无不良影响的方法,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2.老年人
老年人膝关节软骨损伤多与退行性变有关,常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在治疗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更强调保守治疗的基础作用。保守治疗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老年人的皮肤,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康复训练要更缓慢渐进,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进行任何治疗前要评估其身体对治疗的耐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