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是滑囊的炎症反应,可发生在多处,病因有创伤、感染、疾病累及等,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影像学超声可见滑囊增厚等,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滑膜炎是滑膜炎症,常见于膝关节,病因有创伤、感染、免疫、退行性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超声可发现积液等,MRI更具优势,治疗也分保守和手术,不同人群患病及治疗有不同特点。
一、定义与解剖部位
滑囊炎:滑囊是位于人体关节附近的结缔组织小囊,内有少量滑液,起减少摩擦、缓冲震荡的作用。滑囊炎是滑囊的炎症反应,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膝关节周围、肩关节周围、髋关节周围等滑囊相对集中的区域。
滑膜炎: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结构,能分泌滑液,为关节提供营养并润滑关节。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产生炎症,导致分泌失调形成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常见于膝关节,当然其他关节如髋关节、肘关节等也可能发生滑膜炎,但相对膝关节而言发生率较低。
二、病因差异
滑囊炎病因
创伤性因素:直接暴力打击滑囊,如局部受到碰撞、挤压等,可引起滑囊炎,例如膝关节后方的腘窝滑囊,当膝关节受到外力撞击时,容易引发滑囊炎。急性创伤可能直接导致滑囊的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炎症反应;慢性的反复摩擦、压迫也可引起滑囊炎,如长期从事蹲位工作的人群,膝关节附近的髌前滑囊长期受到摩擦,易发生滑囊炎。
感染性因素:细菌等病原体直接感染滑囊可引起感染性滑囊炎,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皮肤破损后,细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滑囊,引发化脓性滑囊炎。
其他因素: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也可累及滑囊,导致滑囊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关节的滑膜和滑囊,引起炎症反应;痛风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滑囊内,刺激滑囊引发炎症。
滑膜炎病因
创伤性因素:关节扭伤、骨折、脱位等创伤可引起滑膜炎,例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后,常伴有滑膜炎的发生。创伤会导致滑膜受到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滑液分泌增多,从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滑膜炎的表现。
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可引起感染性滑膜炎,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常伴有滑膜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相关的滑膜炎,如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反应性滑膜炎。
免疫性因素: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的发生。在青少年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会出现滑膜炎的表现,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退行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滑膜也会逐渐出现增生、炎症等病变,引发退行性滑膜炎,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膝关节,长期的磨损导致滑膜炎症。
三、临床表现区别
滑囊炎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滑囊部位的肿胀、疼痛,按压时疼痛明显。例如膝关节髌前滑囊炎,可在髌前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按压有疼痛,肿块边界较清楚。滑囊炎急性发作时,局部肿胀较为明显,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发红;慢性滑囊炎肿胀相对不那么剧烈,但可触及增厚的滑囊。
活动受限:如果滑囊炎发生在关节周围,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比如肩关节周围的滑囊炎,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上举等动作明显受限,因为滑囊炎症刺激会使患者不敢活动关节以减轻疼痛。
滑膜炎临床表现
关节肿胀:滑膜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关节肿胀,由于滑膜炎症导致滑液分泌增多,关节腔内积液,从而出现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可能发亮。例如膝关节滑膜炎时,膝关节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阳性。
疼痛:关节疼痛是滑膜炎的另一个主要症状,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与滑膜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活动关节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休息时疼痛可有所缓解。不同关节的滑膜炎疼痛部位不同,膝关节滑膜炎疼痛主要在膝关节周围,髋关节滑膜炎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等部位。
活动受限:滑膜炎患者由于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影响日常的行走、屈伸等活动。例如髋关节滑膜炎的患儿,会出现跛行,不敢正常行走。
四、影像学检查差异
滑囊炎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可发现滑囊增厚,滑囊内可见液性暗区,有时能看到滑囊内的炎性渗出物等情况。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滑囊的形态、大小以及内部回声等,对于判断滑囊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X线检查:X线平片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但可以排除关节其他骨质病变等情况。在慢性滑囊炎时,可能会看到滑囊部位有轻度的钙化等表现,但对于急性滑囊炎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
滑膜炎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能发现关节腔积液,滑膜增厚,正常滑膜厚度一般较薄,滑膜炎时滑膜可增厚至2-3mm甚至更厚,同时可观察到滑膜的血流情况,炎症明显时滑膜血流信号增多。例如膝关节滑膜炎超声下可见关节腔大量积液,滑膜增厚。
MRI检查:对于滑膜炎的诊断更具优势,能清晰显示关节腔内的积液情况,滑膜的炎症改变,如滑膜的水肿、增生等,还可以判断是否合并半月板、韧带等其他结构的损伤。MRI可以多方位成像,更全面地评估关节内的病变情况,对于早期滑膜炎的诊断以及与其他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区别
滑囊炎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急性滑囊炎首先要休息,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可以进行局部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在急性期过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退。对于非感染性滑囊炎,可采用穿刺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可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手术治疗:如果滑囊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滑囊有明显的化脓感染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滑囊。例如慢性反复发作的髌前滑囊炎,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后可选择手术切除。
滑膜炎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首先也是休息,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对于创伤性滑膜炎,早期可进行冷敷,后期热敷,同时可进行关节制动,如使用支具等。对于感染性滑膜炎,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免疫性滑膜炎,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滑膜炎可使用甲氨蝶呤等药物,但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可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果滑膜炎导致关节严重破坏,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膝关节滑膜炎导致严重的软骨损伤、关节畸形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关节清理术、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方式。但手术治疗一般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考虑。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滑囊炎和滑膜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儿童发生滑膜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治疗时要更注重非药物干预和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老年人退行性滑膜炎较为常见,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的整体状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有长期关节劳损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滑囊炎或滑膜炎,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