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步行
对于骨折后骨质疏松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步行速度和距离。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步行较为适宜。步行能增强骨骼的应力刺激,有助于维持骨量。研究表明,规律的步行锻炼可以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2.游泳
游泳是一种对骨骼压力较小的有氧运动。骨折后骨质疏松患者在水中进行游泳锻炼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骨骼的压力,同时四肢的运动又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游泳锻炼,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
3.抗阻训练
可选择一些轻重量的抗阻器械进行训练,如弹力带等。抗阻训练能刺激肌肉收缩,进而对骨骼产生牵拉作用,促进骨形成。以弹力带为例,进行手腕屈伸抗阻训练时,每天可进行3组,每组10-1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