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常用药包括利尿剂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类等。

一、利尿剂类
1.袢利尿剂
如呋塞米,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钠、氯的重吸收发挥强效利尿作用,适用于肾病导致的中重度水肿患者,能快速减轻水肿症状,但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等问题。
2.噻嗪类利尿剂
如氢氯噻嗪,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钠的重吸收,适用于轻中度水肿的肾病患者,其利尿效果相对袢利尿剂较弱,使用时也需关注电解质变化。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例如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不仅可降低血压,还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病进展,但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使用中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如氯沙坦,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发挥与ACEI类似的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作用,同样需注意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加重等风险,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三、免疫抑制剂类
1.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常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免疫介导的肾病,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但长期使用可导致感染、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并采取预防措施。
2.烷化剂
例如环磷酰胺,适用于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可抑制免疫细胞增殖,但存在骨髓抑制、性腺抑制等副作用,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等。
此外,老年肾病患者多存在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