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后会有腹痛、腹膜刺激征、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腹痛剧烈持续、范围广以上腹为主,腹膜刺激征包括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恶心呕吐因腹膜刺激引起,发热多因腹膜炎症反应,还需与胃十二指肠穿孔、肠梗阻腹膜炎等鉴别。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1.特点:胰腺损伤后腹膜炎引发的腹痛通常较为剧烈,呈持续性。这是因为胰腺损伤后,胰液等消化液漏出刺激腹膜,导致强烈的炎性反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年患者能明确表述为腹部难以忍受的疼痛。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剧烈运动等诱因,可能会加重腹痛程度。有既往腹部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其腹痛表现可能因腹腔粘连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2.范围:腹痛范围较广泛,可涉及全腹,但以上腹部为主,这是由于胰腺解剖位置在上腹部。
(二)腹膜刺激征
1.压痛:腹部有明显压痛,压痛部位与胰腺损伤部位相关,上腹部压痛明显,按压时患者疼痛加剧。不同年龄患者对压痛的反应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抗拒按压腹部,成年患者则能准确指出压痛部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等可能影响胰腺状态,进而影响压痛程度。有胰腺炎病史等患者,其压痛可能更明显。
2.反跳痛:存在反跳痛,即按压腹部后突然松手时疼痛加重,这是腹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腹膜刺激征可能相对不典型,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性较差,但仍可通过细致检查发现反跳痛相关表现。
3.肌紧张:腹部肌肉紧张,可表现为腹壁较硬。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肌紧张可能相对容易触及;成年患者肌紧张程度因个体差异和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患者,肌紧张可能因脂肪层厚而较难察觉,但仍可通过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二、伴随表现
(一)恶心、呕吐
1.发生机制:由于腹膜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不同年龄患者呕吐表现不同,儿童可能频繁呕吐,且易出现脱水等情况;成年患者呕吐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生活方式中,若患者有暴饮暴食等情况,可能加重恶心、呕吐症状。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其恶心、呕吐可能更严重。
2.呕吐物性状:呕吐物初期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若合并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可能出现含有胆汁或血性的呕吐物。
(二)发热
1.体温变化:一般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有继发感染等情况,体温可升高,甚至可达39℃以上。不同年龄患者发热特点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波动;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相对较缓,但也需密切关注。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等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发热过程。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发热可能更难控制。
2.发热原因:主要是由于腹膜炎症反应,机体产生炎性介质,引起发热,属于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三、体征检查相关
(一)腹部体征评估
通过腹部触诊、叩诊等检查,可发现腹部膨隆等情况,叩诊可能出现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积液较多时)。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腹部体征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耐心,避免因检查导致患儿抗拒而影响准确评估。老年患者腹部体征可能因腹肌松弛等因素而表现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与其他疾病腹膜炎的鉴别
(一)与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膜炎鉴别
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膜炎腹痛多突然发生,呈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腹肌紧张更明显,呈“板状腹”,而胰腺损伤腹膜炎腹痛相对较缓,范围以上腹为主。通过病史询问,胃十二指肠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等,而胰腺损伤多有腹部外伤等病史,可辅助鉴别。
(二)与肠梗阻腹膜炎鉴别
肠梗阻腹膜炎多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腹痛为阵发性绞痛,而胰腺损伤腹膜炎腹痛为持续性为主,可通过这些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如腹部X线等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