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超声通过AFI≤5cm或MVP≤2cm诊断。母体血容量不足、患妊娠期糖尿病等,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生长受限等可致羊水少。可通过多饮水、控制基础疾病、治疗胎儿畸形或生长受限等针对性处理,还有补液治疗、羊膜腔灌注等改善方法。孕期要自数胎动、定期产检,高龄孕妇和有不良孕产史孕妇需更严格监测管理,以确保孕妇和胎儿健康。
一、明确羊水少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超声检查是评估羊水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羊水指数(AFI),当AFI≤5cm时可诊断为羊水过少;单一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MVP)≤2cm时也提示羊水过少。
二、寻找羊水少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一)母体因素
血容量不足:孕妇脱水等情况可导致血容量不足,进而影响胎盘、脐带的灌注,使羊水生成减少。此时应鼓励孕妇多饮水,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增加血液循环量,改善胎盘灌注。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导致血容量异常的孕妇,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维持母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某些疾病影响:如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渗透性利尿,导致羊水过少。此时需要严格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甚至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6.7mmol/L,从而改善羊水过少的状况。
(二)胎儿因素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若胎儿存在先天性肾缺如、尿道闭锁等泌尿系统畸形,会导致胎儿尿液生成减少或无法排出,引起羊水少。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产前诊断,如通过胎儿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查等明确胎儿畸形情况。对于严重的泌尿系统畸形,可能需要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根据孕周及胎儿畸形严重程度等综合评估,考虑是否终止妊娠。
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生长受限也可能伴有羊水少的情况。此时需要加强胎儿监测,包括监测胎动、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孕妇要注意加强营养,必要时可住院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以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改善羊水少的状况。
三、改善羊水少的方法
(一)补液治疗
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增加母体血容量,从而间接增加胎盘灌注,改善羊水少的情况。一般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例如可以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等,维持孕妇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二)羊膜腔灌注
这是一种直接补充羊水的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将生理盐水缓慢注入羊膜腔。但该操作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掌握。一般适用于孕周较小、胎儿肺发育不成熟且羊水过少严重的情况。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如胎心、宫缩等,防止出现早产、感染等并发症。
四、孕期监测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期监测
孕妇要自数胎动,一般每小时胎动应不少于3-5次。同时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监测羊水量、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对于有羊水少情况的孕妇,可能需要增加产检频率,如每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及胎心监护等,及时发现胎儿宫内情况的变化。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羊水少的风险相对较高,且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等情况的概率增加。除了常规的监测外,更要严格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如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以便早期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有不良孕产史孕妇:既往有羊水少相关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本次妊娠过程中更要加强监测和管理。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及胎儿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羊水少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整个孕期要加强监测,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