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牙痛有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常见原因,可通过口腔清洁、冷敷、饮食调整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牙疼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填充、根管治疗、洗牙、局部冲洗上药、拔智齿等处理,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
一、牙疼牙痛的常见原因及初步判断
(一)龋齿(蛀牙)
原因:口腔中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逐渐侵蚀牙齿硬组织导致。
判断:牙齿上可见明显的龋洞,遇冷、热、甜、酸刺激时会出现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可能短暂持续。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因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对高发,比如经常吃甜食且口腔清洁不佳的儿童。
(二)牙髓炎
原因: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细菌感染累及牙髓组织。
判断:疼痛较为剧烈,呈自发性阵痛,夜间疼痛往往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头部等部位,年龄跨度大,各年龄段都可能因龋齿等问题引发。
(三)根尖周炎
原因: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波及根尖周组织。
判断:牙齿有浮起感,咀嚼时疼痛明显,能明确指出患牙位置,各年龄均可发病。
(四)牙龈炎
原因: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炎症。
判断:牙龈红肿、易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一般疼痛相对较轻,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口腔卫生习惯差的人群。
(五)智齿冠周炎
原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
判断: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多见于18-25岁左右的青年人群,因智齿萌出的生理阶段特点所致。
二、非药物缓解牙疼牙痛的方法
(一)口腔清洁
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菌斑,减少对牙齿的刺激。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含氟牙膏,可有效预防龋齿,比如3岁以上儿童可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尤其是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存在牙缝的人群非常重要。儿童如果可以配合,家长可帮助使用牙线,清除牙缝间的污垢。
(二)冷敷
方法: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疼部位的脸颊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冰袋外面最好包裹一层毛巾。
(三)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食物:牙疼期间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牙疼。例如,过热的汤类、过冰的饮料、辛辣的辣椒等都应暂时避免。对于儿童,要控制其零食摄入,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三、及时就医及后续处理
(一)何时需及时就医
如果牙疼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剧烈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困难、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比如牙髓炎导致的剧烈疼痛经家庭处理无法缓解,或者根尖周炎出现面部明显肿胀等情况,都需要尽快到口腔科就诊。
(二)医生的处理措施
龋齿: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填充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填充材料填补龋洞。
牙髓炎: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打开牙髓腔,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经过根管预备、消毒后填充根管。
根尖周炎:先开髓引流,缓解根尖周的压力,然后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处理。
牙龈炎:通过洗牙清除牙菌斑、牙结石,局部冲洗上药,同时指导患者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智齿冠周炎:局部冲洗上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根据智齿情况考虑是否拔除智齿。
总之,牙疼牙痛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能有效缓解疼痛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疼牙痛的重要措施,不同年龄人群都应重视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