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龈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牙龈炎(始动因子为牙菌斑,表现为下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等)、牙周炎(由牙龈炎发展而来,有牙石等加重因素,表现为下牙龈红肿出血更明显、有牙周袋及牙齿松动等)、智齿冠周炎(下颌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致牙冠周围炎症,18-25岁年轻人多见,表现为下牙龈近智齿处红肿疼痛等)、外伤(进食咬伤或外力撞击等致下牙龈肿痛,有明确外伤史)、食物嵌塞(牙齿排列不齐等致食物嵌塞刺激牙龈肿痛,去除嵌塞食物后可能缓解但易反复)、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致牙龈肿胀疼痛,伴牙龈出血不易止住等全身症状),出现下牙龈肿痛需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关键,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口腔健康。
一、牙龈炎
成因: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始动因子,若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软垢等易堆积在牙龈边缘,滋生细菌,长期刺激下牙龈就会出现肿痛。比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口腔的人群,更易患牙龈炎。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病,儿童若口腔卫生差也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成年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忽视口腔清洁也易患病。
表现:下牙龈红肿,触碰时易出血,伴有胀痛感,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炎症较重时可能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如乏力等。
二、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牙菌斑因素外,牙石、不良修复体等也会加重病情。吸烟会显著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和严重程度,吸烟者患牙周炎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很多。不同年龄都可能患病,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其困扰,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等牙周组织会有一定退变,加上口腔卫生维护可能不如年轻人。
表现:下牙龈红肿、出血更为明显,还可能伴有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咀嚼功能,患者可能感觉下牙龈持续肿痛且牙齿有松动感。
三、智齿冠周炎
成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易发生炎症,常见于下颌智齿。食物残渣易嵌塞在智齿与周围牙龈之间,加上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导致下牙龈肿痛。18-25岁左右的年轻人多见,因为这个阶段是智齿萌出的常见时期。
表现:下牙龈近智齿处红肿疼痛,严重时可波及周围组织,导致张口受限,吞咽时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四、外伤
成因:进食时不慎咬伤下牙龈,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都可能导致下牙龈肿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比如儿童玩耍时可能碰撞到口腔,成年人进食时匆忙咬伤等情况。
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下牙龈局部红肿、疼痛,若有伤口可能会有出血等情况,疼痛程度根据外伤轻重而异。
五、食物嵌塞
成因:牙齿排列不整齐、有龋齿等情况易导致食物嵌塞,食物长期嵌塞在牙龈周围,刺激牙龈引起肿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比如牙齿排列拥挤的人群更易发生食物嵌塞,儿童牙齿替换期若牙齿排列不齐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表现:下牙龈相应部位红肿、疼痛,有食物嵌塞的迹象,去除嵌塞的食物后肿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还会反复出现肿痛。
六、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液供应和免疫功能,导致牙龈肿胀、疼痛。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异常增殖等原因,口腔牙龈易受感染出现肿痛,这类疾病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患白血病也会有牙龈肿痛等口腔表现。
表现:下牙龈肿痛往往较为严重,且可能伴有牙龈出血不易止住、面色苍白、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结合血液检查等才能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下牙龈肿痛,应及时就医,通过口腔检查等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下牙龈肿痛的关键,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的指导,避免因口腔卫生差引发牙龈问题;老年人如果有全身疾病,要更注重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联,及时治疗相关口腔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