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等,因精索内静脉管壁解剖特点等易发生,分原发和继发,有症状表现及体征,影响生育,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精液分析诊断,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儿童、成年男性及有相关病史人群有不同特点。
解剖基础相关情况
精索内静脉管壁的解剖特点使其容易发生回流障碍。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左肾静脉通过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左精索内静脉下段位于乙状结肠后面,这些解剖结构都可能使左精索内静脉回流受到一定影响,从而更易发生曲张;右侧精索内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相对不易发生曲张,但也有发生的可能。
发病机制相关内容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与精索内静脉瓣缺如或功能不良、静脉壁的平滑肌或弹力纤维薄弱等因素有关,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瘀滞,进而引起精索静脉曲张。
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由腹膜后肿瘤、肾肿瘤、肾积水等疾病引起,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精索内静脉,或癌栓栓塞肾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继发精索静脉曲张。
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可向腹股沟区、下腹部放射,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阴囊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进而影响生育能力,出现精液质量异常等情况。
体征表现:体检时可发现阴囊内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如蚯蚓状。立位时可看到患侧阴囊明显松弛下垂,触诊可摸到曲张的静脉团,平卧后曲张静脉可缩小或消失。
对生育的影响及相关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精索静脉曲张会对男性生育产生不良影响。精索静脉曲张时,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发生和发育;血液瘀滞使睾丸局部缺氧,代谢废物积聚,影响精子的活力和质量;同时,精索静脉曲张还可能导致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进一步干扰精子的生成和成熟。有研究统计,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约有40%-80%存在精液异常,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是初步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方法,通过触诊可发现阴囊内曲张的静脉团等体征。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精索内静脉的直径、血流情况等。一般认为精索内静脉直径超过2mm,且瓦氏试验时静脉直径进一步增宽,即可考虑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
精液分析:对于怀疑有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生育的患者,精液分析是重要的检查项目,可了解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情况,若存在精液质量异常,结合其他检查则更支持精索静脉曲张导致不育的诊断。
治疗相关情况
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精索静脉曲张,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阴囊托带、局部冷敷等,以缓解症状。但非手术治疗一般对于改善精液质量的效果有限。
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或伴有精液质量异常、阴囊坠胀疼痛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等。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具有复发率低、对睾丸动脉等重要结构损伤小等优点,能更好地保护睾丸的生精功能等。
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发生。儿童精索静脉曲张多为原发性,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精索内静脉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变化有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治疗需谨慎考虑,一般对于有明显症状、影响睾丸发育等情况的儿童精索静脉曲张才考虑手术干预。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尤其是20-30岁的青壮年。此年龄段男性性活动较频繁,阴囊内容物血液供应丰富,容易发生精索静脉曲张。对于成年男性中因精索静脉曲张导致不育或症状明显的患者,需积极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有相关病史人群:如有腹膜后肿瘤、肾肿瘤等疾病史的人群,若出现阴囊坠胀等类似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需警惕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