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远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相关症状,包括感染相关(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有不同表现)、心血管相关(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有相应症状)、代谢相关(糖尿病、高脂血症有不同表现)、泌尿系统相关(慢性移植肾肾病、输尿管狭窄有相应症状)、骨骼肌肉相关(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有相应症状),不同特征的患者症状有差异,需长期密切随访监测并处理。
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还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因为肾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受抑制,巨细胞病毒容易在体内激活复制,侵犯多个脏器组织,从而引发相应症状。
真菌感染:一般起病相对隐匿,可能有发热、咳嗽、咳痰(痰可呈黏液拉丝状等)、腹痛、腹泻等表现,若为深部真菌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还可能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这是由于免疫抑制剂使用导致机体对真菌的抵御能力降低,真菌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累及不同部位。
心血管相关症状
高血压: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这是因为肾移植后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多种因素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后对血管及心脏等器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相应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逐渐出现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等)、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肾移植患者由于长期存在免疫抑制状态、代谢异常等情况,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阻塞后影响心脏供血等,出现上述心血管相关症状。
心力衰竭: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乏力、水肿(下肢水肿等)等症状。肾移植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增多,加上本身肾脏功能等情况,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心脏功能受损后出现相应的循环淤血等表现。
代谢相关症状
糖尿病:部分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也有一些患者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乏力等。肾移植术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长期高血糖若控制不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高脂血症:可能没有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色瘤等皮肤表现,长期高脂血症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由于血脂升高早期可能无明显不适,所以容易被忽视。
泌尿系统相关症状
慢性移植肾肾病:可逐渐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等表现,蛋白尿可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肾功能减退时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水肿加重等症状。这是肾移植术后肾脏自身的慢性病变过程,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泌尿系统相关症状。
输尿管狭窄:可能出现腰痛、排尿异常等症状,若合并感染还可出现发热等表现。输尿管在肾移植术后可能因手术等因素出现狭窄,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导致相应症状。
骨骼肌肉相关症状
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骨痛,以腰背部疼痛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出现骨折等情况,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可影响骨骼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出现疼痛和骨折等表现。
肌肉萎缩:可表现为肌肉无力、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与肾移植患者长期免疫抑制状态、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肌肉得不到良好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逐渐出现萎缩。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肾移植患者,其远期并发症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肾移植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女性患者可能在一些症状的表现上与男性有细微差别;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肾移植术后远期并发症相关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相对严重;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肾移植术后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可能更为突出等。对于肾移植患者,需要长期密切随访,监测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远期并发症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