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感染(细菌、病毒)和机械性损伤(口腔刺激物、不良饮食习惯);全身因素有营养不良(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其他全身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
一、局部因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受细菌侵袭。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可引起牙龈的急性炎症,出现牙龈肿痛,若炎症波及咽喉部,也会导致咽喉肿痛,同时可能引发口腔黏膜的溃疡。在成年人中,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也容易引发感染相关的咽喉牙龈肿痛及口腔溃疡。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被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在口腔黏膜及咽喉部形成疱疹,进而发展为溃疡,同时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2.机械性损伤
口腔内的刺激物:儿童在长牙期,牙齿萌出过程中可能会摩擦口腔黏膜,导致局部的损伤,引发溃疡,若损伤波及牙龈,可引起牙龈肿痛,严重时炎症可能扩散至咽喉部,引起咽喉肿痛。成年人如果佩戴不合适的假牙,假牙边缘不光滑,长期摩擦口腔黏膜和牙龈,也会造成损伤,出现肿痛和溃疡,并且可能影响咽喉部位的正常状态。
不良的饮食习惯:过烫的食物会直接烫伤口腔黏膜和咽喉黏膜,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进而可能形成溃疡。例如喜欢吃火锅、热汤面等过烫食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食用尖锐、坚硬的食物,如坚果、脆骨等,可能会划伤口腔黏膜和牙龈,引发损伤性的肿痛和溃疡。
二、全身因素
1.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2、B6等)和维生素C缺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饮食中摄入的蔬菜、水果不足,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缺乏时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引发口腔溃疡,同时可能伴随牙龈的炎症,进而影响咽喉部位;成年人长期偏食、节食,也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出现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微量元素缺乏: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也与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有关。锌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儿童如果挑食导致锌摄入不足,会影响口腔黏膜的修复功能,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并且可能伴随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咽喉部感染的风险,进而出现咽喉肿痛和牙龈炎症;成年人长期营养不良,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同样会出现相关症状。
2.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咽喉、眼部等多个部位。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牙龈肿痛,同时伴有咽喉部的炎症表现,如疼痛、异物感等。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年人群相对多见,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有关。
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这些人群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导致口腔内感染,出现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情况,而且病情往往较为顽固,不易治愈。
3.其他全身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容易引发口腔感染,出现牙龈炎症、口腔溃疡,同时高血糖状态也可能影响咽喉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导致咽喉肿痛。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口腔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进而引发口腔问题。同时,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也会间接影响口腔和咽喉的健康,出现咽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例如,患有胃溃疡的人群,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的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