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眼疲劳可通过远眺与眼部放松操、调整用眼环境、补充营养与合理饮食、适度休息与睡眠来实现。每天用眼后远眺至少5分钟,做眼球转动、眨眼等眼部放松操;保持用眼环境光线适宜、保持合适用眼距离;多吃富含维A、C、E和叶黄素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定时每2-3小时休息10-15分钟。
一、远眺与眼部放松操
1.远眺: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远眺,例如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向6米以外的远处眺望至少5分钟。因为远眺可以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减轻眼疲劳。研究表明,远眺能促使眼部睫状肌放松,恢复其调节功能,对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眼疲劳有改善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通过远眺缓解眼疲劳,儿童在学习间隙适当远眺可预防近视发展;成年人长时间工作后远眺能缓解因盯着电脑屏幕等造成的眼酸、眼胀。
2.眼部放松操:可进行眼球转动操,缓慢地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每个方向转动5-10次;还有眨眼训练,用力眨眼数十次,然后让眼睛自然睁开,重复几次。眼部放松操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对于各年龄段人群缓解眼疲劳都有帮助,儿童做眼部放松操需在家长引导下正确进行,避免因动作不规范达不到效果;成年人工作间隙简单做几次眼部放松操就能有效缓解眼疲劳。
二、调整用眼环境
1.光线适宜:用眼环境的光线要适中,避免过强或过暗。室内照明应均匀,使用无频闪的灯具。如果光线过强,会刺激眼睛,导致眼疲劳;光线过暗则会使眼睛更容易疲劳。对于儿童,学习时的台灯应选择色温在4000K左右、照度合适的护眼灯,保证书桌有充足且均匀的光线;成年人办公环境也应保持光线适宜,可通过调整窗帘、灯具等方式来优化光线条件。
2.保持合适的用眼距离:使用电子设备时,与屏幕保持合适的距离,一般来说,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在50-70厘米,与手机屏幕的距离至少保持30厘米。不合适的用眼距离会加重眼的负担,引发眼疲劳。不同年龄段人群都要注意保持正确用眼距离,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时家长要严格监督其保持合适距离,防止因距离过近导致近视等问题并加重眼疲劳;成年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工作时也需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合适用眼距离。
三、补充营养与合理饮食
1.补充维生素: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维生素A能维护眼睛表面的健康,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晶体的纤维部分,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能减少眼部氧化损伤,坚果、植物油、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E。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通过合理饮食补充这些维生素来缓解眼疲劳,儿童可通过食用胡萝卜、橙子等食物获取维生素;成年人可多吃猕猴桃、杏仁等富含相应维生素的食物。
2.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叶黄素是眼睛视网膜的重要营养成分,能保护眼睛免受蓝光损伤。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玉米、南瓜等食物中富含叶黄素。对于经常用眼的人群,适当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眼疲劳,儿童可以通过食用菠菜泥等方式摄入叶黄素;成年人可在日常饮食中增加玉米、南瓜的摄取量。
四、适度休息与睡眠
1.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应相应延长,儿童10-14小时,青少年8-10小时。良好的睡眠能让眼部得到充分休息,恢复眼的生理功能。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疲劳加重,影响视力。不同年龄段人群都要重视睡眠对缓解眼疲劳的重要性,儿童睡眠不足易出现近视等问题且眼疲劳明显;成年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眼睛干涩、酸胀等眼疲劳症状频繁出现。
2.定时休息:除了工作学习中的短暂休息,每天还应有固定的休息时段,比如每2-3小时进行一次10-15分钟的全身放松休息,可起身走动、做深呼吸等。定时休息能让身体和眼睛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缓解眼疲劳。各年龄段人群都应遵循定时休息的原则,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督促其定时休息,防止长时间专注学习导致眼疲劳;成年人工作时要严格执行定时休息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