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原体有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弯曲菌属,传播途径包括经食物、水、接触传播,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风险有差异,儿童因卫生习惯、饮食等因素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成人及老年人也可因相应情况感染。
一、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
1.志贺菌属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可通过污染食物、水等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感染志贺菌引发腹泻。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儿童之间容易相互传播志贺菌,导致局部的痢疾爆发,出现黏液脓血便等典型的志贺菌感染性腹泻表现。成人如果接触了被志贺菌污染的物品后未彻底洗手,也可能感染,但儿童因活动范围和卫生防护能力等因素,感染风险相对更高。
2.大肠埃希菌
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可引起腹泻。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行者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不成熟,肠道菌群平衡易被破坏,当摄入被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容易引发腹泻。例如,一些未严格消毒的婴幼儿配方奶,如果被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污染,就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症状。成人在旅行过程中,由于饮食环境变化等因素,接触到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也可能感染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而发生腹泻。
3.沙门菌属
沙门菌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通过污染肉类、蛋类等食物传播。对于儿童来说,食用未煮熟的含有沙门菌的肉类或蛋类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比如,一些家庭烹饪肉类时未达到足够的温度,导致沙门菌未被完全杀灭,儿童食用后就可能引发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成人如果食用了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也会发病,但儿童因饮食中可能更多接触到未充分烹饪的肉类等食物,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此外,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低下,若接触到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感染后发生严重腹泻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4.弯曲菌属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弯曲菌肠炎的主要病原菌,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禽肉、牛奶等传播。儿童在食用未煮熟的鸡肉等食物时,容易感染空肠弯曲菌。例如,一些街边的炸鸡等食品,如果制作过程中卫生不达标,鸡肉中携带的空肠弯曲菌未被彻底杀灭,儿童食用后就可能患病,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成人也可感染,但儿童的饮食偏好和食物处理方式等因素使其感染机会相对较多。
二、传播途径因素
1.经食物传播
食物在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都可能被细菌污染。例如,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细菌污染的肥料,或者在采摘、运输过程中被带有细菌的物品污染,就可能携带病原菌。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的蔬菜时,就会摄入细菌引发感染性腹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儿童可能更倾向于食用一些未经充分清洗的蔬菜,增加了感染风险;而老年人可能在购买加工食品时,如果食品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不佳,也容易摄入被污染的食物而发病。
2.经水传播
被细菌污染的水源如果未经过proper的净化处理,就会导致人群感染。在一些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地表水可能被含有病原菌的粪便等污染。儿童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由于其对水源卫生的判断和防护能力不足,更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性腹泻。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儿童在夏季喜欢饮用生水,增加了感染肠道细菌的机会。成人如果在旅行等情况下饮用了不安全的水源,也会面临感染风险,但儿童的这种风险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饮水习惯和对水源质量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3.接触传播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儿童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容易传播细菌。儿童的社交活动较多,手部接触各种物品后又容易接触口部,增加了细菌进入体内引发感染的机会。比如,在幼儿园里,如果一个儿童感染了细菌,其使用过的玩具被其他儿童接触后,就可能造成传播。成人之间也存在接触传播,但儿童由于密切接触的频率更高,感染风险相对更大。老年人如果与感染细菌的儿童或他人密切接触,也可能因接触传播而感染细菌引发腹泻,但儿童在接触传播中的作用更为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