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引起,龋齿因口腔细菌利用糖分产酸腐蚀牙齿硬组织致龋洞及牙痛,影响因素为高糖饮食和差口腔卫生;牙髓炎多因龋齿未及时治疗或牙齿外伤致牙髓感染,儿童龋齿易快速进展到牙髓炎;根尖周炎常是牙髓炎发展结果,口腔卫生不良是重要因素;牙周炎由牙菌斑等刺激致牙周组织慢性炎症,成年人高发,老年人因组织退变更易患;智齿冠周炎发生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青少年及年轻人高发,口腔卫生差是诱因。
一、龋齿
1.形成机制:口腔中的细菌(如变形链球菌等)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牙齿的硬组织,也就是牙釉质、牙本质等,从而形成龋齿,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脱矿,随着病情发展会形成龋洞,当龋洞累及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时就会引起牙痛。儿童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患龋齿的风险较高;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容易发生龋齿导致牙痛。
2.影响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糖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差(不按时刷牙、刷牙不彻底等)都会增加龋齿发生进而引发牙痛的几率。有龋齿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龋齿的可能性相对更大。
二、牙髓炎
1.病因及发病:主要是由于龋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细菌感染进一步累及牙髓所致;另外,牙齿受到外伤,如撞击等导致牙髓受损,也可能引发牙髓炎。牙髓中有丰富的神经,当牙髓发炎时,炎性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刺激牙髓神经引起剧烈疼痛。成年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生牙髓炎,但儿童外伤导致牙髓炎相对较少见,而龋齿引发的牙髓炎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儿童如果经常吃甜食且口腔清洁差,龋齿发展快容易波及牙髓。
2.年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不同性别在牙髓炎的发病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段有差异,儿童由于牙齿发育等特点,一旦发生龋齿更易快速进展到牙髓炎;老年人牙齿磨损严重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牙髓炎的发生风险。
三、根尖周炎
1.引发过程:通常是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细菌感染从牙髓蔓延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初期可能只是根尖周组织的充血等炎症改变,随着炎症加重会出现根尖周组织的脓肿等情况,导致牙齿咬合痛、牙龈肿胀等牙痛症状。成年人由于牙齿经历的各种口腔问题较多,比儿童更易出现根尖周炎相关牙痛,但儿童如果有严重龋齿也可能引发根尖周炎。
2.生活方式关联:口腔卫生不良是重要因素,长期口腔卫生差会使细菌更容易在牙齿周围积聚,引发从牙髓到根尖周的感染,进而导致根尖周炎牙痛。有既往牙齿感染病史的人群,根尖周炎复发风险较高。
四、牙周炎
1.致病原因:是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毒素长期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进一步发展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当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到一定程度时,牙齿会出现松动、咀嚼痛等牙痛表现。成年人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加上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更容易患牙周炎引发牙痛;儿童相对患牙周炎的几率较低,但如果有特殊的口腔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出现。
2.性别年龄影响: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牙周炎的发病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老年人由于口腔组织的生理性退变,牙周炎患病率更高,引发牙痛的情况更常见;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的牙龈发育异常等问题,也可能在相对较早的年龄出现牙周炎相关牙痛。
五、智齿冠周炎
1.发生情况:主要发生在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的情况下,智齿周围的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盲袋内,加上细菌滋生,引发智齿冠周炎,出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痛等,也会导致牙痛。青少年及年轻人是智齿冠周炎的高发人群,因为这个阶段智齿开始萌出,而由于颌骨发育空间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智齿阻生等情况;儿童一般不会长智齿,所以儿童较少发生智齿冠周炎相关牙痛。
2.生活方式关联:口腔卫生状况差是重要诱因,如果智齿萌出期间不注意口腔清洁,就更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在盲袋内积聚引发炎症。有智齿阻生病史的人群,智齿冠周炎复发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