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牙龈出血有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牙结石堆积致牙龈炎症、牙龈炎、牙周炎、不良修复体刺激;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致凝血障碍、内分泌紊乱影响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艾滋病等引发牙龈出血,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情况不同。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刷牙牙龈出血
(一)牙菌斑、牙结石堆积
1.成因: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口腔内的细菌、唾液等物质混合形成,若不及时清除,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使牙龈变得脆弱,在刷牙时容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的人群,口腔卫生状况差,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的概率较高。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如刷牙时间短、方法不正确等,容易出现牙菌斑堆积;成年人中,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由于烟草和酒精等因素会影响口腔局部的微环境,也更易导致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进而引起牙龈出血。
(二)牙龈炎
1.成因:牙龈炎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炎症。细菌在牙龈边缘的牙菌斑中滋生,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牙龈会出现红肿、易出血等症状,刷牙时的机械刺激就会导致出血。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若口腔清洁不到位,也可能患牙龈炎导致刷牙出血;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刷牙牙龈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激素变化会促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易出血。
(三)牙周炎
1.成因: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了牙菌斑的因素外,还涉及到全身因素等。牙周炎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包括牙龈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等,牙龈会出现退缩、牙齿松动等情况,刷牙时容易出血,而且出血情况往往比牙龈炎更严重。
2.年龄与病史影响: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牙周炎;有牙龈炎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发展为牙周炎的风险较高,从而出现刷牙牙龈出血。
(四)不良修复体
1.成因: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与牙龈组织不贴合,对牙龈产生持续的机械刺激,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例如,修复体边缘不光滑,会不断摩擦牙龈,引起牙龈损伤出血。
2.生活方式影响:一些人在佩戴修复体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口腔清洁和定期检查,导致不良修复体对牙龈造成长期刺激,引发刷牙牙龈出血。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刷牙牙龈出血
(一)血液系统疾病
1.成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会导致牙龈容易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也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刷牙时就可能引发出血。
2.年龄与特殊人群风险: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相对较少,但也有个别情况;成年人中,老年人若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史,如曾经患过白血病等,复发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妊娠期女性一般较少患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牙龈出血,但如果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会累及口腔牙龈组织。
(二)内分泌紊乱
1.成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口腔炎症,导致牙龈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等功能,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若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口腔并发症导致牙龈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生活压力大、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而出现牙龈出血。
(三)其他全身性疾病
1.成因:像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口腔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牙龈的感染,从而引起刷牙牙龈出血。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人若本身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由于肝脏功能衰退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中,不同年龄段都有,但由于其免疫系统受损的特殊性,口腔牙龈出血的情况可能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其免疫状态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