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护理包括评估与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实施诱导排尿、导尿术等排尿协助措施,做好留置导尿管护理;注意事项有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损伤)及不同人群(儿童、老年、女性)的特殊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各方面进行尿潴留护理。
一、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一)评估与观察
1.病情评估:了解患者尿潴留的原因、持续时间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需针对性评估。例如,老年男性患者可能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需关注其前列腺相关病史;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因活动减少等因素引发尿潴留。密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次数、尿量、排尿困难程度等。
2.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对于因尿潴留可能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进而影响循环系统的患者,如老年体弱患者,需更频繁监测。
(二)排尿协助措施
1.诱导排尿
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对于大多数患者都适用,通过让患者听到流水声,激发其排尿反射。
热敷、按摩:适用于非梗阻性尿潴留患者。热敷下腹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时可按照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的顺序轻轻按摩膀胱区,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患者不适。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其生理结构特点,按摩时避免损伤;老年患者皮肤较脆弱,按摩力度需更轻柔。
2.导尿术:是解决尿潴留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对于不同患者需注意操作细节。如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小儿导尿管,操作更要轻柔;对于有尿道损伤病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格外谨慎,避免再次损伤尿道。导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留置导尿管护理
1.导管固定: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导管扭曲、受压、脱落。对于活动较多的患者,如术后患者,要加强固定措施,可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2.保持尿管通畅:定时挤压尿管,防止尿液逆流、堵塞。挤压尿管时要注意手法正确,从尿管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损伤尿道黏膜。观察尿液颜色、性状、量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尿管,更换尿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会阴部护理:每日清洁会阴部2-3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清洁时可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动作轻柔,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顺序,避免污染尿道。
二、尿潴留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尿潴留患者往往因排尿困难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心理反应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更担忧,女性患者可能因隐私等问题有特殊心理感受。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增强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信心。
(二)并发症预防
1.泌尿系统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无论是诱导排尿还是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过程中,都要确保无菌操作。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除了严格无菌操作外,还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一般每日饮水量可保持在2000-3000ml左右,但要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适当调整,如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饮水量。
2.膀胱损伤:在进行导尿等操作时要避免粗暴操作,防止膀胱损伤。对于有膀胱病变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操作前要充分评估,操作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如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导尿时,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避免强行插入造成膀胱损伤。
(三)不同人群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特别重视。要选择合适的小儿导尿用品,操作时要更加轻柔、迅速,减少患儿的不适和恐惧心理。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在操作前后给予充分的关爱和解释,让患儿配合护理操作。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尿潴留护理中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导尿等操作可能会引起血压、心率的波动,操作前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要加强生活护理,协助其采取合适的排尿姿势等。
3.女性患者:女性尿道短而直,在尿潴留护理中更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在进行导尿等操作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损伤尿道。同时要关注女性患者的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等,会阴部护理要更加谨慎,可适当增加清洁次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