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病因多样,包括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食物嵌塞、全身性疾病等,一般治疗需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不同病因有相应治疗方法,如牙周炎行基础或手术治疗,牙龈炎需洁治,智齿冠周炎局部冲洗、切开引流或拔智齿,食物嵌塞要去除嵌塞物并修复,全身性疾病导致则治原发疾病,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找出病因
牙龈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
牙周炎: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口腔卫生习惯不良者更易发生。
牙龈炎:主要是牙菌斑堆积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易出血,进食或刷牙时可能出现牙龈肿痛。青少年及成年人都可能患病,口腔卫生差是重要诱因。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下颌智齿冠周炎较为常见,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
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面间隙,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牙龈乳头的炎症,导致牙龈肿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咀嚼习惯不良等可能导致食物嵌塞。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糖尿病等,也可能出现牙龈肿痛的症状,这类情况在相应疾病患者中出现,需要结合全身状况综合判断。
二、一般治疗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刷牙:使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对于老年人,要注意牙刷的选择和刷牙力度,避免损伤牙龈。
使用牙线或漱口水: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漱口水能辅助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但儿童使用漱口水需谨慎,应选择儿童专用无酒精漱口水,且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牙龈肿痛症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
三、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
牙周炎
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洗牙),去除牙龈上的菌斑、牙石;龈下刮治,去除牙龈下的菌斑、牙石,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步骤。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基础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
手术治疗:如果牙周炎病情较重,出现严重的牙周袋、牙齿松动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牙龈炎
洁治:通过洗牙去除牙龈上的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炎症较轻者一般经过洁治后即可好转。儿童牙龈炎患者在洁治时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老年牙龈炎患者要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糖尿病等影响牙龈恢复的疾病。
智齿冠周炎
局部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复冲洗智齿周围的龈袋,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脓液等,然后局部涂布碘甘油等药物,消炎止痛。对于张口受限的患者,冲洗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切开引流:如果智齿冠周炎形成脓肿,且脓肿局限,需要切开引流,排出脓液,缓解疼痛。
拔除智齿:对于经常发生冠周炎的智齿,在炎症消退后,建议尽早拔除,防止复发。但儿童智齿拔除需谨慎,要评估智齿的发育情况和对口腔的影响。
食物嵌塞
去除嵌塞食物:使用牙线或牙签小心去除嵌塞的食物,但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损伤牙龈。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正确使用牙线等工具去除嵌塞食物。
修复治疗:如果是因为牙齿龋坏、牙齿排列不齐等原因导致的食物嵌塞,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治疗,如充填龋洞、矫正牙齿等,以恢复牙齿的正常邻接关系,防止食物再次嵌塞。
全身性疾病相关牙龈肿痛
治疗全身性疾病:如果牙龈肿痛是由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牙龈炎症的控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则需要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口腔科配合进行牙龈炎症的对症处理。
四、就医建议
如果牙龈肿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疼痛剧烈、牙龈肿胀明显、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牙龈肿痛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