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合并尿路感染有典型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腰痛、发热、尿液异常,不同孕期有不同特点,高龄孕妇和有既往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妇需特别注意,要密切关注症状、及时就医等。
一、典型症状
(一)尿频
怀孕后女性可能会频繁产生尿意,总是想要去排尿,且每次排尿量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膀胱,使得膀胱的容量变小,从而出现尿频症状。这种情况在孕期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与女性的年龄、孕期的不同阶段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比如初产妇和经产妇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有所不同,孕周较大的孕妇可能压迫更明显,尿频症状更显著。
(二)尿急
有强烈的排尿紧迫感,很难控制,往往在有尿意后很快就需要去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的情况。尿急的发生与尿路感染导致膀胱黏膜受到刺激有关,炎症刺激使得膀胱敏感性增高,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身体对炎症刺激的反应更敏感,更容易出现尿急症状。
(三)尿痛
排尿时尿道会有疼痛不适感,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感、刺痛等。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尿道黏膜炎症,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发炎的黏膜导致疼痛。不同年龄的孕妇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孕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状态,对疼痛的耐受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其他伴随症状
(一)腰痛
部分怀孕合并尿路感染的女性可能会出现腰痛症状,多为下腰部隐痛或酸痛。这是因为肾脏及周围组织受到感染累及,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腰部不适。孕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身体重心改变,腰椎负担加重,本身就可能存在腰部不适的情况,而尿路感染导致的腰痛需要与孕期生理性腰痛相鉴别。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本身腰椎等方面的基础情况相对较差,更容易混淆,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二)发热
严重的尿路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体温可升高。如果出现发热,需要警惕感染较为严重的情况。孕期发热需要特别关注,因为高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不同孕周的胎儿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孕早期发热可能对胚胎发育影响更大,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
(三)尿液异常
尿液可能会出现浑浊、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有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浑浊是因为感染导致尿液中有大量白细胞、细菌等成分;有异味是细菌代谢产物等因素引起;血尿则是炎症损伤尿道或膀胱黏膜导致出血。尿液异常情况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泌尿系统环境改变,更容易出现尿液异常的表现,需要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来明确尿液的具体情况。
三、不同孕期的特点
(一)早孕期
早孕期(妊娠1-12周)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时,除了上述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外,需要特别注意与妊娠反应相鉴别。早孕期女性本身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而尿路感染引起的不适可能会被忽视。同时,由于胚胎发育还不稳定,若因尿路感染引发发热等情况,对胚胎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高温等因素可能增加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
(二)中孕期
中孕期(妊娠13-27周)相对早孕期和晚孕期较为稳定,但出现尿路感染时,仍然需要重视。此阶段子宫增大对膀胱的压迫已经比较明显,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可能会加重。而且中孕期女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也不能忽视感染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发展。
(三)晚孕期
晚孕期(妊娠28周及以后)时,增大的子宫对膀胱的压迫达到最大程度,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同时,晚孕期接近分娩,若尿路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增加分娩时的感染风险,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不良影响。此外,晚孕期女性身体的血液循环等情况也有一定变化,感染的发展可能与非孕期有所不同,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本身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下降,出现尿路感染时,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因为高龄孕妇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更高,对胎儿的影响也可能更大。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
(二)有既往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妇
既往有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这类孕妇在孕期需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多饮水,增加排尿次数,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要及时就医,因为既往病史可能提示此次感染的特点和治疗的难度,需要尽快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