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导致腹膜炎较严重,病理生理上有炎症反应及脏器功能影响;临床表现有腹痛、全身症状及腹部体征;检查包括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预后因治疗及时与否及患者年龄等而异,及时有效治疗多数可愈,不及时可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儿童及时治预后较好,老年人预后较差。
一、阑尾炎导致腹膜炎的严重程度
阑尾炎导致腹膜炎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阑尾腔内压力持续升高,会使阑尾壁血运障碍,进而发生坏死、穿孔,肠道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就会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
(一)病理生理方面的影响
1.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腹膜炎发生后,腹腔内会出现大量的炎性渗出,这些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炎症介质,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炎症反应可能更为剧烈;老年人则可能因机体代偿能力下降,炎症反应表现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迅速。
2.对脏器功能的影响:腹膜炎会刺激腹膜,引起腹痛,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患者的进食和休息。同时,大量的炎性渗出会影响腹腔内各脏器的正常解剖关系和功能。对于女性患者,腹膜炎可能波及盆腔脏器,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控制难度,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炎症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
二、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初始多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腹膜炎发生后,腹痛范围可扩大至全腹,且疼痛程度加剧。不同年龄患者腹痛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常以哭闹、拒按腹部等表现提示腹痛;老年人腹痛可能不典型,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病情可能已较为严重。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39℃左右,严重时可超过39℃。同时伴有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热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糖尿病患者发热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大。
2.体征
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是腹膜炎的典型体征,全腹均可有压痛,但以原发病灶(右下腹)最为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也较为显著。但对于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肌紧张可能不典型;老年人腹肌萎缩,肌紧张也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二)相关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一般白细胞可升至(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大于80%。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白细胞计数可能在感染早期升高不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仍有提示意义;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差,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不显著,但仍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C-反应蛋白(CRP):CRP会明显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CRP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对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发现阑尾肿大、周围积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腹膜炎。对于儿童,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因为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高,且无辐射;对于肥胖患者,B超检查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的情况以及腹腔内的渗出情况,对于诊断腹膜炎的范围和程度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权衡CT检查的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
三、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腹膜炎范围较小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常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但非手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非手术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阑尾炎病情变化快,易发展为重症;对于老年人,非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密切监测各脏器功能。
(二)手术治疗
多数情况下,阑尾炎导致腹膜炎需行手术治疗,即阑尾切除术。手术可以清除感染病灶,引流腹腔内的渗出液。手术方式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腹膜炎严重、腹腔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能仍需行开腹手术。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需注意相应特点,儿童手术时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人手术要注意术中术后的监护,预防心肺并发症等。
四、预后情况
阑尾炎导致腹膜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儿童患者,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预后相对较差,因为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机体恢复能力差,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