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需拔牙有无法保留的严重患牙(牙槽骨吸收超2/3、牙齿松动Ⅲ度)、反复急性发作的牙周脓肿患牙、导致邻牙严重病变的患牙等指症;特殊人群拔牙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评估对生长发育影响及术后护理,妊娠期女性要选合适拔牙时机并防范术后感染,老年人要全面评估全身健康并关注术后恢复。
一、牙周病需拔牙的常见指症
(一)无法保留的严重患牙
1.牙槽骨吸收严重
当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时,牙齿的支持组织严重丧失,牙齿的稳固性极差,即使经过治疗也难以恢复正常的功能和稳固性。例如,通过口腔X线片可以清晰观察牙槽骨的吸收程度,若牙槽骨吸收使得牙齿的支持结构无法维持其在口腔内的正常位置和功能,这种患牙通常需要拔牙。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只要牙槽骨吸收达到此程度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改善,都可能符合拔牙指征。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由于吸烟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牙槽骨吸收,此时更应考虑拔牙。
2.牙齿松动度Ⅲ度
牙齿松动达到Ⅲ度,即牙齿松动幅度超过2mm,且颊舌向松动明显。这种情况下,牙齿已经无法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并且会对周围的牙周组织和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食物嵌塞、加重炎症扩散等。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只要牙齿松动达到Ⅲ度且经评估无法保留,都应考虑拔牙。对于儿童来说,一般较少出现严重牙周病导致牙齿Ⅲ度松动,但如果有特殊的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导致,也需遵循此原则。
(二)反复急性发作的牙周脓肿患牙
1.脓肿反复发作
牙周病患者如果患牙反复出现急性牙周脓肿,经过多次治疗仍无法控制炎症。急性牙周脓肿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局部肿胀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患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牙龈的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干扰正常的进食、说话等活动。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反复急性发作的牙周脓肿患牙都可能需要拔牙,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更容易反复发作且不易控制,此时拔牙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三)导致邻牙严重病变的患牙
1.影响邻牙健康
某些牙周病患牙会对邻牙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邻牙的牙槽骨吸收、牙龈炎症等。当患牙的存在已经成为邻牙健康的严重威胁,且无法通过治疗保留患牙来改善邻牙状况时,就需要拔除患牙。比如,一颗严重牙周病的牙齿使得邻牙的牙槽骨吸收逐渐加重,邻牙也出现松动等问题,此时为了保护邻牙的健康,可能需要拔除患牙。不同年龄患者,邻牙受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同,儿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对邻牙发育的影响,尽量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但如果邻牙已经受到严重不可逆的损害,也可能需要拔牙。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孕期的特殊性和患牙对邻牙及自身健康的影响来决定是否拔牙。
二、特殊人群牙周病拔牙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1.评估生长发育影响
儿童牙周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需要拔牙的情况,要特别评估拔牙对恒牙胚等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乳牙因严重牙周病需要拔除时,要考虑继承恒牙的萌出情况。如果乳牙过早拔除,可能会导致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影响恒牙的萌出位置,导致恒牙错位萌出等问题。对于儿童,拔牙前需要通过口腔检查、X线片等详细评估恒牙胚的位置和发育情况,尽量选择对恒牙胚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拔牙。
2.术后护理关注
儿童术后要特别关注伤口的护理,因为儿童的口腔卫生维护能力相对较差。要告知家长协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避免伤口感染。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防止刺激拔牙创口,影响伤口愈合。
(二)妊娠期女性
1.拔牙时机选择
妊娠期女性患有牙周病需要拔牙时,要谨慎选择拔牙时机。一般来说,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拔牙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所以拔牙最好选择在妊娠4-6个月期间进行。此时相对较为安全,对胎儿的影响较小。在拔牙前要详细询问孕妇的妊娠情况、健康史等,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
2.术后感染防范
妊娠期女性术后要特别注意防范感染。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性,感染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要指导孕妇保持口腔清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口腔清洁用品。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的术后反应,如出现发热、伤口红肿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老年人
1.全身健康评估
老年人牙周病拔牙前要进行全面的全身健康评估。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要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才能进行拔牙;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水平(空腹血糖一般<8.8mmol/L),以降低拔牙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术后恢复关注
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关注其伤口愈合情况。要定期复查,观察拔牙创口是否有感染、愈合不良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支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可能也会因为拔牙受到一定影响,要指导其适应无牙或部分无牙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考虑修复等后续治疗来改善口腔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