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常见代谢病,分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继发性(疾病、药物、生活方式因素致),发病机制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相关,临床表现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有黄色瘤,可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诊断靠实验室检查(血脂测定、脂蛋白电泳)和血管超声检查等,不同性别在发病、表现及检查结果上有一定差异但基本指标范围一致。
一、定义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二、分类
(一)原发性高脂血症
1.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多与遗传因素相关,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缺陷或功能异常,使得胆固醇代谢障碍,患者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可能出现血浆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种疾病在不同性别上都可能发病,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也是遗传因素引起,基因缺陷影响甘油三酯代谢相关的酶或蛋白,导致甘油三酯在体内代谢异常,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不同性别均可患病,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
(二)继发性高脂血症
1.疾病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可影响脂质代谢,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脂血症,男女患病风险无明显差异,但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血脂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影响脂质的分解代谢,导致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男女均可患病,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更易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而出现高脂血症。
2.药物因素
如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可能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升高,不同性别使用这类药物时都有发生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可能,但具体发生风险因个体差异而异。
3.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的人群,如男性中喜欢大量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女性中偏爱高脂甜品等,会增加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高糖饮食也可能通过影响糖脂代谢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机体代谢率降低,脂质消耗减少,容易导致血脂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高脂血症。
三、发病机制
(一)胆固醇代谢异常机制
正常情况下,胆固醇通过肝脏合成、肠道吸收以及外周组织的代谢来维持平衡。当发生高脂血症时,若为LDL受体缺陷导致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不能正常被肝脏细胞摄取代谢,使得血浆中LDL-C水平升高。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会影响肝脏对脂质的代谢调节,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或分解减少,进而使血脂异常。
(二)甘油三酯代谢异常机制
在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由于甘油三酯代谢相关酶缺陷,如脂蛋白脂肪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如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障碍,使得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在饮食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中,过多摄入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被代谢利用,在体内堆积,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四、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多数高脂血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脂异常。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黄色瘤,常见于眼睑周围的扁平黄色瘤,这在不同性别中都可能出现,不过可能女性对外观更敏感,更容易发现眼睑周围的异常表现。
(二)并发症相关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引起冠心病,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如胸痛、胸闷等,但男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女性在绝经后发病风险增加。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脑血管,可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出现头晕、头痛、偏瘫、言语不清等不同表现,不同性别在发病后的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血脂测定:一般需要空腹12-14小时后采血,测定TC、TG、HDL-C、LDL-C等指标。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成年人TC合适水平为<5.2mmol/L,边缘升高为5.2-6.19mmol/L,升高为≥6.22mmol/L;TG合适水平为<1.70mmol/L,升高为≥1.70mmol/L;HDL-C合适水平为≥1.04mmol/L,降低为<1.04mmol/L;LDL-C合适水平为<3.37mmol/L,边缘升高为3.37-4.12mmol/L,升高为≥4.14mmol/L。不同性别在这些指标的合适范围上基本一致,但在疾病影响等因素下可能会有差异。
脂蛋白电泳: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等,通过电泳分析各脂蛋白的比例,有助于辅助诊断高脂血症的类型,不同性别在脂蛋白电泳结果上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能会有不同表现。
(二)其他检查
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如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男性和女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上可能相似,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对男性较慢,绝经后则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