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有多种症状表现,不同类型青光眼有特殊症状,特殊人群也有不同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常见症状有视力下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急剧下降,慢性青光眼视力逐渐下降;眼压升高相关症状包括眼胀、眼痛、虹视;视野缺损有周边和晚期表现。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眼球增大等;青少年型青光眼症状不典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起病隐匿。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掩盖,需定期检查;儿童青光眼症状较明显但需家长密切观察;妊娠期女性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眼压波动,就医需告知妊娠情况。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视力可急剧下降,这是因为眼压急剧升高,影响了眼内的屈光介质及视网膜等结构的正常功能。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视力明显模糊,甚至仅能看到手动或光感。例如,一些患者原本能清晰视物,突然出现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直至只能分辨眼前人影晃动。
慢性青光眼:视力下降往往是逐渐发生的,早期可能不明显,常被忽视。患者可能感觉看远处物体逐渐模糊,或者夜间视力变差等,随着病情进展,视力会逐步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比如,一些慢性青光眼患者在早期可能只是觉得看书时字体开始变模糊,没有及时就医,随着时间推移,视力下降越来越明显。
眼压升高相关症状
眼胀、眼痛:眼压升高时,患者会感到眼睛发胀、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波及到眼眶周围、同侧头部等部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痛较为剧烈,患者可能感觉眼球像被紧紧捏住一样疼痛难忍;慢性青光眼患者的眼胀、眼痛相对较轻微,可能是间歇性的,在劳累、长时间用眼等情况下加重。例如,一位慢性青光眼患者在连续长时间使用电脑后,出现眼睛酸胀不适,休息后稍有缓解,但之后又会反复出现。
虹视:是指患者看到灯光周围出现彩色光环,就像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一样。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影响了光线的折射,从而产生虹视现象。例如,患者在晚上看到灯光时,发现灯光周围有彩色的圈环绕。
视野缺损
周边视野缺损:青光眼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野逐渐缺失。早期一般是周边视野开始受损,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的范围变小,比如原本能看到侧面很宽的范围,现在只能看到很窄的部分,在行走时可能会忽略旁边的物体。例如,一位青光眼患者在进行视野检查时发现,其周边视野已经明显缩小,在过马路时可能没有注意到从侧面驶来的车辆。
晚期视野缺损: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周边视野继续缩小,最终可能导致管状视野,即患者只能看到正前方很小范围的物体,就像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一样,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无法正常行走、辨别周围环境等。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特殊症状表现
婴幼儿型青光眼
多见于出生后到3岁左右的儿童。患儿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刺激了眼部神经,导致孩子不舒服而出现这些表现。同时,由于眼压升高,眼球会逐渐增大,外观上看起来眼球比正常孩子的大,角膜也可能变得混浊、扩大。例如,家长可能发现孩子经常揉眼睛、眼睛发红,而且眼球比同龄孩子的大。
青少年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在3-30岁之间。症状相对不太典型,可能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疲劳等,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在学习或工作时容易感到眼睛累,视力逐渐不如以前,但没有明显的眼痛、虹视等症状,往往在体检或视力检查时才被发现眼压升高和视野缺损。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在学校体检时发现视力下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青少年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起病隐匿,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出现视野缺损较明显时才就诊。部分患者可能在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眼胀、轻度视力下降等表现,但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略,直到视野缺损严重影响生活时才被发现。例如,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中年人,没有注意到自己视力逐渐下降和视野缩小,直到有一次在过马路时差点发生危险,经检查才发现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特殊人群的青光眼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
老年人患青光眼时,症状可能不典型。由于老年人的感觉功能减退,眼胀、眼痛等症状可能不明显,而更多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缺损。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可能会掩盖青光眼的症状,或者与青光眼相互影响。所以,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视野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例如,一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只关注血压情况,而忽视了眼部检查,等到发现视力严重下降时,青光眼已经进展到较严重的阶段。
儿童
儿童青光眼,尤其是婴幼儿型青光眼,症状相对较明显,但由于儿童不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孩子有畏光、流泪、眼球增大等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同时,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青光眼对其视力和眼球发育的影响更大,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比如,家长发现孩子眼睛与同龄孩子不同,有异常表现时,要尽快带孩子就医检查。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出现眼压波动。部分患者可能在妊娠期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从而引发青光眼相关症状。妊娠期女性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胀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妊娠情况,因为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考虑到妊娠因素,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例如,一位妊娠期女性出现眼胀不适,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说明自己处于妊娠期,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等相对安全的方法来评估眼压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