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是腹腔脏器通过膈肌缺损等进入胸腔的疾病,按病因分先天性和获得性,按疝入脏器分食管裂孔疝等类型。新生儿表现为呼吸、呕吐等,成人食管裂孔疝有反酸等,创伤性膈疝有外伤史。诊断靠影像学和体格检查,治疗新生儿多需立即手术,成人食管裂孔疝轻可保守重需手术,创伤性膈疝尽早手术。特殊人群如新生儿需密切观察护理,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妊娠期女性需多科协作谨慎处理。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膈疝:多因胚胎发育时期膈肌融合不全,遗留缺损所致。常见的有胸腹裂孔疝、食管裂孔疝等。其中胸腹裂孔疝多见于新生儿,是由于胚胎期膈肌后外侧的胸腹裂孔闭合不全,导致部分腹腔脏器进入胸腔。食管裂孔疝则是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发生结构异常,使得部分胃组织疝入胸腔。
获得性膈疝:常由外伤、手术等因素引起。例如胸部或腹部受到严重创伤时,可能导致膈肌破裂,进而引发膈疝;腹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对膈肌的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导致术后发生膈疝。
按疝入胸腔的脏器分类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胃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根据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疝等。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较为常见,是指食管下括约肌和部分胃贲门随腹腔内压力变化在膈上、下移动;食管旁疝则是部分胃通过食管裂孔旁的薄弱区疝入胸腔,而食管和胃贲门的位置基本保持正常。
胸腹裂孔疝:腹腔脏器经膈肌后外侧的胸腹裂孔进入胸腔,常见疝入胸腔的脏器有小肠、结肠、脾等。
创伤性膈疝:因胸部或腹部外伤导致膈肌破裂,使腹腔脏器疝入胸腔,疝入的脏器依外伤情况而定,可能是单一脏器也可能是多个脏器。
膈疝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出生后即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胸腔内进入腹腔脏器后,占据了胸腔空间,影响了肺的正常发育和扩张。同时,还可能伴有呕吐,由于疝入胸腔的脏器压迫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呕吐表现。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发绀、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
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其肺发育本身就不成熟,合并膈疝后病情往往更为危重,呼吸窘迫等表现可能更加明显。
成人膈疝
食管裂孔疝的成人患者可能会有反酸、烧心的症状,这是因为胃疝入胸腔后,胃酸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等部位。如果疝入胸腔的胃发生嵌顿,会出现剧烈的胸痛、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表现。
创伤性膈疝的成人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后可能先有短暂的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腹腔脏器受影响的症状,若疝入胸腔的脏器发生绞窄,还会出现高热、休克等严重表现。
膈疝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于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胸部X线片可见患侧胸腔内有充气的肠曲或胃泡影,同时患侧肺组织受压,体积变小。成人食管裂孔疝行胸部X线检查有时可见膈上有胃泡影。创伤性膈疝的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有腹腔脏器的阴影。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膈肌的结构异常以及疝入胸腔的脏器情况,对于判断疝入脏器的位置、有无绞窄等情况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可以明确食管裂孔疝中胃疝入胸腔的具体情况,以及胸腹裂孔疝中疝入胸腔的脏器细节等。
钡餐造影:对于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口服钡剂,观察食管与胃的位置关系以及钡剂反流情况等,能够明确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以及其类型。
体格检查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可能会有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或鼓音等表现,听诊时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成人食管裂孔疝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在剑突下可能有压痛,但特异性不高。创伤性膈疝患者受伤部位可能有压痛、淤青等外伤表现,同时可能发现胸部呼吸运动不对称等情况。
膈疝的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一旦确诊,多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疝入胸腔的脏器还纳回腹腔,并修复膈肌的缺损。由于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手术需要在专业的新生儿外科团队操作下进行,术后需要加强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因为新生儿的肺功能、各脏器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密切监测和精心护理。
成人膈疝
食管裂孔疝:对于症状较轻、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餐后立即平卧、抬高床头、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等,以减少胃酸反流。对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疝囊嵌顿等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食管裂孔修补术、胃固定术等,通过修复膈肌的缺损,恢复食管和胃的正常解剖位置。
创伤性膈疝: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修复膈肌的破裂口,并将疝入胸腔的脏器还纳回腹腔。手术中需要仔细检查疝入脏器有无缺血、坏死等情况,若有坏死脏器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人群的膈疝注意事项
新生儿
新生儿患膈疝时病情往往较为危急,需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护理方面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呼吸支持措施,如吸氧、使用呼吸机等。喂养时要注意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防止呕吐导致误吸,同时要保证营养供给,可通过静脉营养或特殊的喂养途径(如鼻胃管喂养)来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老年人
老年人患膈疝时,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手术前要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状况,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康复。
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膈疝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膈疝需要特别谨慎处理。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可能会对胸腔内的脏器产生进一步的压迫,影响呼吸等功能。治疗上需要在妇产科和外科的共同协作下进行评估,尽量选择对妊娠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果需要手术,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对胎儿的影响,术后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