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功能紊乱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肠胃功能紊乱是常见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无器质性病变,有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由饮食、精神心理等多因素诱发,诊断靠病史、体格及辅助检查,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肠胃功能紊乱的定义

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指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出现失调,但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即没有可以通过解剖学检查发现的明显组织器官结构异常或形态改变)的一组症候群。

二、肠胃功能紊乱的常见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为上腹部、下腹部或全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如胀痛、隐痛等,常在进食后加重,但排气或排便后可有所缓解。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餐后上腹部胀痛,之后可因排气或排便而使症状减轻。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可呈稀糊状或水样,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比如一些患者可能连续几天腹泻,然后又出现几天的便秘,之后再腹泻。

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有的患者可能数天才排便一次,且排便时费力。

恶心呕吐: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有时会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与神经系统存在密切的双向调节关系,肠胃功能紊乱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引发全身症状。

三、肠胃功能紊乱的常见诱因

1.饮食因素

不合理饮食: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和运动功能。例如,经常吃辣的人,胃肠道黏膜长期受到辣椒素的刺激,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

饮食不规律:不定时进餐、暴饮暴食等,会打乱胃肠道的消化节律,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比如长期不吃早餐,或者每餐吃得过饱,都可能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2.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压力过大: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例如,长期焦虑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紊乱。

情绪波动:如长期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也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活动。研究表明,情绪障碍与肠胃功能紊乱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负面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进而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3.其他因素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例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这类药物会抑制胃肠道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胃肠道黏膜的保护屏障,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肠胃功能紊乱,但在某些年龄段更为常见。例如,青少年时期由于学习压力、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容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逐渐衰退,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肠胃功能紊乱。老年人肠胃蠕动减慢,消化酶分泌减少,对饮食等因素的适应能力下降,所以相对更易出现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运动不足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和排泄;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节律。

四、肠胃功能紊乱的诊断

1.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以及饮食、精神心理、用药等情况,通过这些信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胃功能紊乱的可能。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但有时可能会有腹部轻压痛,且压痛部位不固定。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粪便常规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例如,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血生化可以查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是否正常,粪便常规可以观察粪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胃镜、结肠镜等检查,用于排除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结肠镜可以观察结肠和直肠的黏膜情况,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胃肠道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从而确诊是否为肠胃功能紊乱。

五、肠胃功能紊乱的治疗与干预

1.非药物干预

饮食调整:

规律饮食:保持定时进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饥。例如,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进食三餐,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等问题;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酒、咖啡、浓茶等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品。

心理调节:

缓解压力: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冥想、瑜伽等。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冥想和瑜伽可以帮助人们平静内心,减轻精神紧张。

情绪管理:学会应对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改善情绪状态。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生活方式调整: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肠胃功能。不同年龄段的人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如跑步等;老年人则适合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胃肠道正常的节律。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所以要避免长期熬夜。

2.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使用药物治疗。例如,对于腹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一些调节胃肠道痉挛的药物;对于腹泻患者,可使用止泻药物;对于便秘患者,可使用通便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要避免不恰当用药对肠胃功能的进一步影响,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的用药禁忌,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

六、不同人群肠胃功能紊乱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特点:儿童肠胃功能紊乱可能与饮食不规律、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例如,一些儿童可能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而出现腹泻、腹痛等肠胃功能紊乱症状;幼儿时期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如从母乳转为奶粉喂养,也容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注意事项: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安全;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因为儿童的情绪也可能影响肠胃功能;尽量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当儿童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症状时,优先采取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2.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肠胃功能紊乱多与胃肠道功能衰退、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老年人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酶分泌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而且老年人服用的多种药物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注意事项: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选择软烂、清淡的食物;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以减少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在服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慢走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但要避免运动过度。

3.女性

特点:女性肠胃功能紊乱可能与月经周期、激素变化、情绪等因素有关。在月经前期,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这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女性在面对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时,情绪波动较大,也容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注意事项:女性在月经期间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关注自身的激素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4.男性

特点:男性肠胃功能紊乱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熬夜等)、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吸烟和饮酒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影响胃肠道功能;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男性精神紧张,进而引发肠胃功能紊乱。

注意事项:男性要尽量减少吸烟和饮酒量,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应对工作压力,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与朋友交流等;注意饮食的合理性,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胃功能紊乱
肠胃功能紊乱在临床上被称为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指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肠脑互动异常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胃功能紊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的原因有很多,很有可能是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肠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长时间熬夜、长时间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同时不排除是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这类病人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嗳气、排便不畅等。建议病人积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可以服用益生菌等药物进行调理。平时要保持饮食的清
肠胃功能紊乱症状表现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起病缓慢,它的主要表现为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进食后灼烧感,食后饱胀,上腹部不适或者是疼痛。多见的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疼痛时可以抠及条索状肿物,腹痛的原因是由于进食或者是饮食寒凉的食物之后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随腹胀,排
肠胃功能紊乱能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紊乱如果症状比较轻,有可能是会自愈的。如果比较严重是不会自愈的,造成肠胃功能紊乱的原因主要是跟平常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想要自愈,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防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比较严重,需要口服肠道益生菌来进行调理。
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此外把多余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表现出肠胃功能紊乱,上述的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临床症状和肠炎非常相似,一般可能会表现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此外有可能会有轻微的腹痛,也可能会伴有胃胀、不思饮食、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临床上主要是和胃炎、结肠炎鉴别诊断,经过胃
肠胃功能紊乱怎么调养?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的病人要想进行调理,平时应注意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白菜、青菜、小米粥、馄饨、白萝卜、菠菜、苹果、香蕉、火龙果、橙子、猕猴桃等等,尽量防止吃辛辣刺激和过于寒凉的食物,比如大蒜、辣椒、芥末、雪糕、冰镇饮料等等。若明确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四联治疗,使用的药物
什么是肠胃功能紊乱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种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就是胃部和肠道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胃炎和急性肠炎的表现,比如腹痛、腹泻、反酸、烧心等,还会经常感觉到饱腹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大部分是由于精神因素或者饮食不当,影响胃肠道功能正常活动,因此造成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一般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都可以得到缓解。综合以上所述,病人
肠胃功能紊乱有哪些表现?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大便习惯的改变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次数的增多或减少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薄、大便不成形、便秘、大便带有粘液等。胃肠功能紊乱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多和病人饮食不规律、情绪紧张焦虑、生活或工作压力大有关。多经过改变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即可缓解。
肠胃功能紊乱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饮食调理,多吃新鲜青菜水果,配合服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西沙必利,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有烧心、反酸、嗳气、消化不良,可以用抑酸剂或者促消化的药物。表现出肠道功能不好时,比如大便不成形、大便干结,可以用益生菌或者是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对症处理,也可以应用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比如匹维溴铵等
肠胃功能紊乱的表现?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不是器质性疾病,主要症状具体如下:1、打嗝,有很多气体,甚至可能刺激腹部。2、腹泻或大便不规则,有些人是便秘,可能一周内没有排便意识。当然诊断胃肠功能在疾病诊断下不能随便诊断,必须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比如胃镜、结肠镜或肝脏、胰腺B超,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胃肠功能紊乱
肠胃功能紊乱多久恢复?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大概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能恢复,部分病人由于情绪等问题,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可能恢复得时间更长。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肠胃功能紊乱会自愈吗
司莉莉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中医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有可能会自愈。对于轻症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叫做一过性胃肠功能紊乱,是有自限性的,一般经过自身抗病能力,症状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其次,胃肠功能紊乱大部分都是由情志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去除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会消失,疾病也可以得到治愈。
肠胃功能紊乱能自愈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大多数严重肠胃功能紊乱不会自愈。但是如果患者肠胃功能紊乱的病情比较轻,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并且能够进行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各方面调理,个别患者也可自愈。建议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情绪以及加强生活饮食方面保养。
肠胃功能紊乱吃什么药好呢
王东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胃功能紊乱。如果患者主要症状是慢性腹泻、排便次数增多,可以服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等药物;如果患者便秘,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可以服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