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难以完全预防,但可通过积极干预可降低风险。

羊水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通常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有关,起病急骤、难以预测,因此无法实现彻底预防。但通过规范产检可早期识别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积极管理妊娠期合并症,如控压、控糖,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羊水成分入血风险;分娩过程中合理使用宫缩剂、避免粗暴操作,可防止子宫收缩过强或血窦开放;对高危孕妇,如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者,可选择剖宫产并制定周密手术预案,减少羊水入血机会;产后密切观察出血量和生命体征,能及时发现迟发型羊水栓塞。
这些措施虽不能杜绝羊水栓塞,但可最大程度降低其发生概率及严重后果,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