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过程主要有术前准备、麻醉操作、分离牙龈、挺松牙齿、拔除牙齿、创口处理等。

1.术前准备
医生首先通过口腔检查明确需拔除牙齿的具体状况,包括牙齿位置、周围组织关系等,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过敏史等,以评估拔牙风险。
2.麻醉操作
依据拔牙部位与患者状况选择适宜的局部麻醉方式,常见有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拔牙区域神经传导,实现无痛状态。
3.分离牙龈
运用牙龈分离器将牙龈与牙齿颈部逐步分离,为后续拔牙创造空间,避免拔牙时牙龈撕裂。
4.挺松牙齿
借助牙挺等工具,将牙齿从牙槽窝内逐步挺松,使牙齿与牙槽骨连接松动,降低拔除难度。
5.拔除牙齿
采用拔牙钳等工具平稳拔除松动牙齿,操作中保持稳定力量与合适角度。
6.创口处理
拔除牙齿后进行止血操作,通常放置无菌棉球让患者咬紧以压迫止血,随后检查创口情况,较大创口可能需缝合处理。有出血倾向病史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止血状况,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止血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