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咳嗽的护理与干预需从多方面进行。要调整环境,保证小儿休息与合适体位;饮食上补充水分、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通过蒸汽吸入、拍背排痰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咳嗽;留意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及可能的医疗干预;关注小婴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儿的特殊情况,小婴儿病情变化快要密切观察,有基础疾病小儿感冒咳嗽易诱发发作需更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一、一般护理措施
(一)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为小儿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缓解感冒咳嗽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的温湿度能减少因环境不适导致的咳嗽加重等情况。
(二)休息与体位
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对于咳嗽的小儿,可适当抬高头部和胸部,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这样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减轻咳嗽时的不适,尤其对于年龄较小不会自主调整体位的婴儿,家长可帮助调整体位。
二、饮食调理
(一)水分补充
多给小儿饮用温开水,充足的水分可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不同年龄的小儿饮水量有所差异,一般婴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水量约120~150ml,幼儿每天每千克体重约100~120ml,可少量多次给予。
(二)饮食选择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例如可以选择米粥、面条、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对于添加辅食的婴儿,在感冒咳嗽期间,辅食的添加应遵循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避免新的食物添加加重胃肠道负担,进而间接加重咳嗽等不适。
三、非药物干预缓解咳嗽
(一)蒸汽吸入
让小儿吸入蒸汽,可湿化气道,减轻咳嗽。例如将热水倒入杯中,让小儿距离杯子一定距离,呼吸蒸汽,但要注意避免烫伤,年龄较小的小儿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二)拍背排痰
对于能咳痰的小儿,家长可在其咳嗽间隙,让小儿侧卧,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其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每次拍3~5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婴儿由于骨骼等发育尚不完善,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
四、就医评估与可能的医疗干预
(一)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小儿感冒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40次/分钟)、精神萎靡、咳嗽剧烈且影响进食和睡眠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合并肺炎等疾病,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二)可能的医疗干预
医生可能会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家长不可自行给小儿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例如,对于明确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咳嗽合并肺炎的小儿,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小婴儿
小婴儿感冒咳嗽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由于小婴儿不会表达不适,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更要注意保暖适度,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加重咳嗽等症状,同时喂奶时要注意避免呛奶,呛奶可能会加重咳嗽甚至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二)有基础疾病的小儿
如小儿本身有哮喘等基础疾病,感冒咳嗽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这类小儿感冒咳嗽时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喘息等哮喘发作的表现,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能需要使用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等,同时要遵循基础疾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