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核心症状表现、发病环境因素、特殊人群判断特点来区分中暑和发烧。中暑多在高温等特定环境发病,核心症状有体温一般38℃-40℃左右及多汗等伴随症状;发烧因感染等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超37.3℃,伴特定病因表现。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暑和发烧各有不同特点。
一、从核心症状表现判断
(一)中暑相关核心症状
1.体温情况:中暑时体温可能会升高,但一般多在38℃-40℃左右,不过也有部分轻症中暑者体温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主要是因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功能紊乱导致,比如在炎热户外长时间活动后出现体温升高,但相对发烧来说,通常没有感染等因素参与下的过度体温调节异常。
2.伴随症状:常伴有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例如在高温环境中劳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感觉口渴、头晕且肢体无力等情况,更多是由于热应激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
(二)发烧相关核心症状
1.体温情况:发烧主要是因感染等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体温多会高于正常范围,可达到37.3℃以上,而且不同病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升高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可能在38℃左右,而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能会更高。
2.伴随症状:除了体温升高外,多伴有特定病因相关表现,如感染性发烧常伴有畏寒、寒战、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比如病毒性感冒发烧时可能会先有畏寒表现,接着体温升高,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二、从发病环境因素判断
(一)中暑的发病环境因素
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度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像夏季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在闷热的车间工作等情况容易引发中暑。例如在气温超过35℃的烈日下进行体力劳动就比较容易中暑。
(二)发烧的发病环境因素
发烧更多与感染源接触等因素相关,环境因素相对不是直接触发因素,但高温环境可能会影响人体免疫力间接增加感染风险从而导致发烧,但这不是发烧的直接病因。比如在寒冷环境中没有及时增添衣物导致受凉,可能会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而发烧。
三、特殊人群的判断特点
(一)儿童
1.中暑: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中暑,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除了可能出现上述中暑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前囟门凹陷等脱水相关表现,而且儿童在高温环境中活动后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差等情况要警惕中暑。
2.发烧:儿童发烧更常见于感染,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儿童发烧时可能会有烦躁、嗜睡、抽搐等表现,与成人发烧表现可能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伴随的其他表现,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二)老年人
1.中暑:老年人本身体温调节功能减退,且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在高温环境下中暑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体温可能不是很高但却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休克等严重情况,而且老年人中暑后恢复相对较慢。
2.发烧:老年人发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发烧时可能发热程度不高,但感染可能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整体状况,如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
(三)孕妇
1.中暑:孕妇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中暑,因为孕妇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且腹部有胎儿,散热相对困难,中暑时除了一般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如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等,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在高温环境中的防护。
2.发烧:孕妇发烧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某些发烧原因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比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等引起的发烧,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发烧原因并进行合适的处理,同时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