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检查及意义,包括血清淀粉酶在发病2-12小时开始升高等及不同人群特点,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开始升高及老年患者情况,CRP发病数小时升高及不同年龄人群意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等及不同人群情况,血钙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及不同年龄人群,肝功能部分指标升高及不同年龄人群,血生化血糖升高等及不同人群情况。
一、血清淀粉酶测定
指标及意义:血清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可确诊急性胰腺炎,但需注意,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疾病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鉴别。对于儿童患者,其血清淀粉酶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且儿童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密切结合患儿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
二、血清脂肪酶测定
指标及意义: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其升高的特异性较高,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价值较大。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其机体代谢等方面的特点,血清脂肪酶的变化可能与中青年有所不同,但同样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怀疑老年患者患有急性胰腺炎时,检测血清脂肪酶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C反应蛋白(CRP)
指标及意义:CRP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升高,并在48小时达到高峰,其水平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较明显,对于判断病情的轻重有一定帮助。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RP的基础水平不同,儿童的CRP基础值通常低于成人,当儿童发生急性胰腺炎时,CRP的升高幅度能反映炎症的活跃程度;对于老年患者,CRP的动态变化更能体现病情的发展趋势,若CRP持续不降或进一步升高,提示病情可能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四、血常规检查
指标及意义: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在感染性胰腺炎患者中,白细胞升高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核左移现象。对于小儿患者,血常规检查需关注白细胞的具体数值以及分类情况,小儿急性胰腺炎时白细胞升高的程度可能因感染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急性胰腺炎时白细胞升高可能不如中青年典型,但仍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病情。
五、血钙测定
指标及意义: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钙降低,血钙降低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当血钙低于2mmol/L时,常提示预后不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血钙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血钙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钙代谢的变化等情况,血钙降低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同样重要,监测血钙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六、肝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部分患者可出现转氨酶、胆红素等升高,这与胰腺炎导致的胰腺炎症累及肝脏或胰胆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肝功能的变化需考虑其肝脏本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肝脏代谢等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急性胰腺炎时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肝功能检查中指标的变化也需结合其基础肝脏情况,若老年患者本身有基础肝病,急性胰腺炎时肝功能的改变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病情判断的复杂性。
七、血生化检查(血糖等)
指标及意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这是由于胰腺组织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等原因引起。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糖的监测和控制更为关键,需要综合考虑糖尿病病史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以及急性胰腺炎对血糖的干扰;对于儿童患者,血糖的变化也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的血糖调节功能相对不稳定,急性胰腺炎时血糖异常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