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的引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有过敏体质成员小儿患病风险增加;过敏原接触,如吸入性的花粉、尘螨、真菌和食物性的牛奶、鸡蛋等;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可致鼻黏膜炎症,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等可引起化脓性炎症;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刺激鼻黏膜,温度湿度变化影响鼻黏膜正常功能;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易引发鼻炎。
一、遗传因素
小儿鼻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成员,比如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等,小儿患鼻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表明,过敏体质与基因有关,某些基因的遗传使得小儿更容易发生免疫异常反应,当接触过敏原时,更容易引发鼻炎相关的症状。
二、过敏原接触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和秋季,空气中飘散着大量花粉,小儿如果接触到花粉,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不同地区的主要花粉种类不同,例如在杨树、柳树开花的地区,小儿接触杨花粉、柳花粉后可能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鼻炎症状。
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小儿长时间接触尘螨污染的空气、被褥、衣物等,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等成分可引起小儿鼻腔的过敏反应,导致鼻炎发生。尘螨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在家庭环境中若通风不良、湿度较高,容易滋生尘螨。
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真菌,小儿接触真菌孢子等也可能引发鼻炎。比如浴室、地下室等潮湿区域,如果清洁不及时,真菌繁殖较多,小儿接触后可能出现鼻炎症状。
2.食物性过敏原
某些食物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导致小儿鼻炎,常见的有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小儿食用这些食物后,通过消化道吸收相关过敏原成分,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鼻腔黏膜,出现鼻炎症状。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小儿,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类似鼻炎的表现。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小儿鼻炎的常见诱因之一。例如,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会引起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引发鼻炎症状。病毒感染可破坏鼻腔黏膜的屏障功能,使鼻腔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发生,从而加重鼻炎情况。
2.细菌感染
当小儿鼻腔受到细菌感染时,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引起鼻腔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等鼻炎相关症状。细菌感染可能是在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后继发的,或者直接侵袭鼻腔黏膜引发炎症。
四、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工业废气、雾霾中的颗粒物等,会刺激小儿的鼻腔黏膜,导致鼻黏膜炎症反应。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小儿患鼻炎的概率会增加。例如,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附近居住的小儿,接触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出现鼻炎症状。
2.温度和湿度变化
突然的温度变化,如寒冷空气刺激,会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腺体分泌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鼻炎。而湿度不适宜,过干或过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功能。过干的空气会使鼻黏膜干燥,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过湿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增加小儿鼻炎的发生风险。比如在季节交替时,气温波动较大,小儿若不及时增减衣物,容易因温度变化引发鼻炎;冬季室内暖气使用过多导致空气干燥,也可能使小儿出现鼻干、鼻塞等鼻炎症状。
五、鼻腔结构异常
小儿鼻腔结构异常也可能导致鼻炎发生,例如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使鼻腔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增加鼻炎的发病几率。另外,鼻甲肥大等鼻腔结构的异常改变,会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血液循环和分泌物排出受阻,进而引发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