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及相关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超声检查(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血液检查(血常规、激素六项、CA125)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双合诊用于初步排查子宫及附件病变,三合诊补充了解盆腔后部病变;腹部超声需憋尿观察盆腔器官,阴道超声适用于有性生活女性;宫腔镜检查可观察宫腔内情况;腹腔镜是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金标准;血液检查辅助判断炎症、内分泌及病情;MRI对盆腔深部病变诊断价值高。不同检查适用于不同年龄及病情的女性,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三合诊:经阴道、直肠、腹部联合检查,是对双合诊检查的重要补充,可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子宫的大小,发现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及双侧盆腔后部的病变,如有无硬结、包块等。对于怀疑有盆腔深部异位病灶等情况的继发性痛经患者较为适用,同样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和适宜性,不同年龄段女性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一般需憋尿使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显示盆腔器官。可观察子宫和附件的形态、大小、结构,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囊肿等病变。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下可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内可见点状或小片状无回声区等;子宫肌瘤可显示子宫肌层内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卵巢囊肿可显示附件区囊性或实性包块等。不同年龄女性均可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但肥胖患者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影响图像质量。对于青春期女性,若怀疑有卵巢病变等情况也可考虑。
阴道超声:无需憋尿,可更清晰地观察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尤其对子宫肌层病变、子宫内膜病变及早期附件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对于肥胖、盆腔深部病变的诊断有优势,但对于无性生活女性则不适用。
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如子宫内膜形态、有无宫腔粘连、息肉等病变。当继发性痛经患者伴有月经过多、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时,怀疑有宫腔内病变,可考虑进行宫腔镜检查。通过宫腔镜能直观发现宫腔内的病灶并可进行相应处理(如取病理等),不同年龄有性生活且符合适应证的女性均可考虑,但检查前需做好相应准备,如排除阴道炎等急性炎症等。
腹腔镜检查
是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也是继发性痛经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还可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继发性痛经患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同时可在腹腔镜下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病灶去除等。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同年龄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
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等情况,继发性痛经患者若合并盆腔炎症等,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通过检测血常规中的各项指标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等情况。
激素六项: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可了解内分泌情况,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激素水平的异常改变。不同年龄女性均可检测,对于青春期女性若出现继发性痛经合并月经不调等情况,可考虑检测激素六项以评估内分泌状态。
CA125: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也可能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不同年龄患者均可检测,但其特异性不高,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其他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对盆腔内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定位、浸润深度等的评估较超声更准确。尤其适用于超声、CT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盆腔深部病变等情况。不同年龄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进行MRI检查,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常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