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人适合选择杂粮粥、蔬菜粥等,食用时要控制量、选择合适时间并搭配蛋白质食物,合并肾病者需注意蛋白质摄入,老年者要煮软烂、密切监测血糖,肥胖者要控总热量、结合运动。
一、适合2型糖尿病人的粥品选择及注意要点
(一)杂粮粥
1.食材组成与优点
可选择燕麦、糙米、黑米、红豆、绿豆等组合熬制粥。以燕麦为例,燕麦富含β-葡聚糖,研究表明,β-葡聚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糙米和黑米相比精制米,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消化吸收,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有帮助。红豆和绿豆等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且升糖指数相对较低。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食用含燕麦的食物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峰值明显低于食用精制谷物食物后的峰值。
制作方法:将各种杂粮提前浸泡数小时,然后加水煮粥,煮至食材软烂即可。注意杂粮的比例不宜过高,一般杂粮与水的比例可控制在1:10左右,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添加少量无糖的坚果等增加口感,但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坚果含有一定热量。
(二)蔬菜粥
1.食材组成与优点
可选择南瓜、菠菜、芹菜等蔬菜搭配少量谷物煮粥。南瓜中含有果胶,果胶能在肠道内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菠菜和芹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热量低。比如南瓜中的南瓜多糖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作用,研究显示南瓜多糖可以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来帮助控制血糖。
制作方法:先将谷物煮至半熟,再加入蔬菜继续煮至蔬菜熟透。例如南瓜蔬菜粥,先把大米煮至五成熟,然后加入切成小块的南瓜和洗净切段的菠菜,煮至南瓜和菠菜软烂,这样既能保证粥的口感,又能发挥蔬菜和谷物对血糖控制的益处。
二、食用粥品的注意事项
(一)食用量的控制
1.2型糖尿病患者食用粥时要严格控制量,因为粥相对容易消化吸收,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一般来说,每次食用量相当于普通主食的1/2-2/3左右。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身体活动量等进行调整,比如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但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反应。
(二)食用时间的选择
1.建议在血糖相对稳定的时候食用粥,避免在血糖已经较高的时候进食。例如可以在餐后适当时间,如餐后2-3小时,血糖处于较低水平时进食少量粥。同时,要避免在睡前食用粥,因为夜间人体代谢相对缓慢,粥的快速吸收可能导致夜间血糖升高,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三)搭配蛋白质食物
1.食用粥时可搭配一些蛋白质食物,如鸡蛋、无糖豆浆等。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进一步稳定血糖。例如在吃杂粮粥时,搭配一个水煮蛋,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能起到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使血糖波动相对较小。
三、不同情况2型糖尿病人的特殊考虑
(一)合并肾病的2型糖尿病人
1.若2型糖尿病人合并肾病,需要注意粥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肾病患者肾脏对蛋白质的代谢功能下降,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此时可以选择低蛋白的粥品食材,如用部分玉米碴代替部分豆类等,同时要严格控制整体蛋白质的摄入量,遵循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的饮食方案。
(二)老年2型糖尿病人
1.老年2型糖尿病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食用粥时要注意煮得更软烂一些,便于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老年人对血糖变化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所以要更加密切地监测食用粥后的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粥的种类和食用量。并且要注意营养均衡,除了粥之外,还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
(三)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
1.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需要控制粥的总热量摄入。在选择粥品食材时,要优先选择低热量、高饱腹感的食材,如多增加蔬菜的比例,减少高热量谷物的比例。同时,要结合运动来控制体重,食用粥后适当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散步等,帮助消耗热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