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卵巢癌可从观察症状表现(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出血等)、进行体格检查初步筛查(腹部触诊、盆腔检查)、结合自身高危因素评估(家族遗传、生殖相关因素)及注意其他相关表现(消瘦、乏力)入手,但自查不能确诊,可疑时需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一、观察症状表现
1.腹部不适相关症状
腹胀: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腹胀感,这是因为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影响腹腔内的正常生理环境,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腹水等情况。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早期可能就会有不明原因的腹胀,且这种腹胀往往难以通过普通的胃肠调节药物缓解。
腹痛:部分患者会有腹部隐痛或胀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肿瘤的生长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或引起腹腔内的粘连等情况,从而导致腹痛症状。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这可能与肿瘤释放的一些物质影响了患者的味觉和嗅觉,或者肿瘤消耗身体能量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患者会发现自己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
消化不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进而出现这些消化道不适症状。
3.月经相关症状
月经紊乱:对于育龄期女性,卵巢癌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如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例如,有的患者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杂乱无章,月经量比以前明显增多或减少。
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要高度警惕卵巢癌的可能。因为卵巢癌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从而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
二、进行体格检查初步筛查
1.腹部触诊
医生会对患者腹部进行触诊,了解腹部是否有肿块。卵巢癌患者的腹部肿块一般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腹部是否存在异常的占位性病变,但这只是初步的筛查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2.盆腔检查
对于女性患者,盆腔检查也是自查卵巢癌的重要部分。医生会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等方法,检查盆腔内是否有异常的包块、结节等情况。如果发现盆腔内有异常的占位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结合自身高危因素评估
1.家族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的家族史,那么个体患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亲属,那么其他家族成员需要更加关注卵巢癌的自查。
2.生殖相关因素
未生育或晚生育: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晚生育(35岁以后生育第一胎)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这可能与女性的排卵周期等生理因素有关,未生育或晚生育会使女性的排卵次数相对减少,但体内激素的长期变化等可能增加了卵巢癌的发病几率。
初潮早或绝经晚:初潮年龄较早(12岁以前)或绝经年龄较晚(55岁以后)的女性,其卵巢受到激素刺激的时间较长,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四、注意其他相关表现
1.消瘦:随着卵巢癌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同时患者的食欲减退等因素也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
2.乏力:患者常常会感到全身乏力,没有精神。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代谢产生的毒素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或者身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等原因导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自查只是初步的筛查手段,不能仅凭自查结果就确诊卵巢癌。如果自查发现有上述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盆腔超声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等)、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患有卵巢癌。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自查时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特殊情况,比如年轻女性如果出现月经紊乱等情况要及时排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要更频繁地进行相关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