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多系统表现,神经系统方面有酒精性震颤谵妄、Wernicke脑病、柯萨可夫综合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等;消化系统有肝脏损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胃肠道损害(胃炎、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系统有酒精性心肌病;营养代谢方面有维生素缺乏;还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酒精性震颤谵妄:通常发生在长期大量饮酒后突然减少饮酒量或停饮时,多在停饮48-96小时后出现,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出现大量丰富的幻觉,以幻视多见,伴有全身肌肉震颤及发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有研究表明,约有5%-15%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震颤谵妄。
Wernicke脑病:主要与维生素B缺乏有关,表现为眼球震颤、外直肌麻痹,还可出现共济失调、精神障碍,如嗜睡、谵妄等。多见于长期大量饮酒且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全球范围内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Wernicke脑病的发生率约为10%-28%。
柯萨可夫综合征:也与维生素B缺乏相关,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虚构、定向障碍等,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约占慢性酒精中毒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50%左右。
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等;运动障碍表现为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多汗或无汗等。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较高,有统计显示约20%-30%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肝脏损害:
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区不适、腹胀等,肝脏可有不同程度的肿大。约90%长期大量饮酒者可出现脂肪肝,一般停止饮酒后数周内可恢复。
酒精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还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肝脏多有肿大。据统计,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约10%-30%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期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黄疸、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等。在长期大量饮酒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随饮酒年限和饮酒量的增加而升高,一般饮酒10年以上且每日饮酒量超过一定限度(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80g,女性>40g)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显著增加。
胃肠道损害:
胃炎:长期饮酒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或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胃炎的发生率较高,约50%-70%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病变。
消化性溃疡: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从而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患者可出现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是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心肌损害,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心力衰竭表现,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长期大量饮酒(一般饮酒10年以上,每日酒精摄入量>80g)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率约为1.1%-3.7%。
营养代谢方面表现
维生素缺乏:由于长期饮酒导致饮食摄入不足、肠道吸收障碍等,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B、B、叶酸等。维生素B缺乏可导致上述神经系统病变;维生素B缺乏可引起贫血等表现;叶酸缺乏可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和代谢等。
其他表现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由于营养状况不佳、肝脏等器官功能受损等原因,可出现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表现为容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且感染后不易痊愈。有研究表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