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鼻窦炎是10-19岁人群易患的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感染、过敏、鼻腔结构异常等,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和全身症状,诊断依靠症状体征及鼻内镜、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药物、手术等方法,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来预防,需重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预防。
一、定义
青少年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10-19岁年龄段人群。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当这些鼻窦受到感染、过敏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发炎症。
二、病因
(一)感染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青少年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鼻窦炎的常见原因。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例如,在流感季节,青少年感染流感病毒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导致鼻窦炎。
2.邻近器官感染蔓延:如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青少年时期腺样体可能会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影响鼻窦的引流,从而引发鼻窦炎。
(二)过敏因素
青少年若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杨树、柳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尘螨、动物皮屑等。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的青少年接触花粉后,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引发鼻窦炎。
(三)鼻腔结构异常
青少年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等,会影响鼻窦的正常通气和引流,使鼻窦内的分泌物难以排出,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鼻窦炎。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鼻塞:由于鼻腔黏膜炎症肿胀、分泌物增多,青少年会出现鼻塞症状,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塞,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和睡眠。
2.流涕:流涕是常见症状之一,可为脓性鼻涕,也可为清水样鼻涕。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多为脓性鼻涕;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的,多为清水样鼻涕。
3.头痛:不同鼻窦的炎症可能会引起不同部位的头痛。例如,额窦炎可表现为前额部疼痛,晨起时较轻,午后加重;上颌窦炎可表现为面颊部疼痛,也可伴有头痛。
(二)全身症状
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尤其是急性鼻窦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为明显。
四、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医生会详细询问青少年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等情况,同时进行鼻腔检查,观察鼻腔黏膜是否有充血、肿胀、分泌物等情况,以及鼻窦区域是否有压痛等体征。
(二)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如鼻甲是否肥大、鼻窦开口是否有阻塞等,有助于明确鼻腔和鼻窦的病变情况。
2.影像学检查:鼻窦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鼻窦内的炎症情况,如鼻窦黏膜是否增厚、有无积液等。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让青少年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3.抗过敏药物: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鼻窦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抗过敏治疗。
(三)手术治疗
如果青少年鼻窦炎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等情况,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等,以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六、预防措施
(一)增强免疫力
鼓励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过敏体质的青少年,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尘螨等。
(三)积极治疗鼻腔疾病
及时治疗青少年的鼻腔疾病,如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防止引发鼻窦炎。
青少年鼻窦炎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青少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注重预防,减少鼻窦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