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受雌激素影响,无明显症状时定期筛查,有症状则针对处理;宫颈囊肿多因宫颈慢性炎症致腺管阻塞,小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大或感染时需物理治疗等,两者在定义本质、外观、症状、病因、诊断、处理及特殊人群方面存在差异。
一、定义与本质
宫颈糜烂:过去认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实际上它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宫颈柱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青春期、生育期女性雌激素水平较高时,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使得宫颈表面呈现出红色糜烂样改变,但并非真性糜烂。
宫颈囊肿:又称纳氏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通常是宫颈的慢性炎症修复过程中形成的。
二、外观表现
宫颈糜烂:肉眼观察时,宫颈表面呈现出红色、糜烂样的区域,边界清楚,与周围正常宫颈上皮有明显区别,病变区域的大小和范围可因个体激素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
宫颈囊肿:宫颈表面可见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突出于宫颈表面,内含无色黏液,小的如米粒,大的如玉米粒,也可合并有宫颈肥大等表现。
三、症状表现
宫颈糜烂: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是因为柱状上皮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出血。但如果合并有宫颈炎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等症状。
宫颈囊肿:通常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只有当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时,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可能呈脓性,伴有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等症状,合并感染时局部可能会有红肿等表现。
四、病因差异
宫颈糜烂: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少女、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柱状上皮外移,容易出现类似宫颈糜烂的外观;另外,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影响,也可能出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表现。
宫颈囊肿:主要是宫颈的慢性炎症引起,如宫颈局部的慢性炎症导致腺管阻塞,常见于既往有宫颈损伤、宫颈慢性炎症病史的女性,例如多次分娩、人工流产、宫颈手术等损伤宫颈后,容易引发宫颈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宫颈囊肿的形成。
五、诊断方法
宫颈糜烂:通过妇科检查肉眼观察即可初步判断,但需要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进行鉴别,常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来明确诊断,以排除宫颈病变。
宫颈囊肿: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表面的囊肿,一般通过妇科检查结合病史即可初步诊断,对于较大的囊肿或需要与其他宫颈病变鉴别时,可进行阴道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情况。
六、处理原则
宫颈糜烂: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即可。但如果合并有宫颈炎等症状,则需要针对宫颈炎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等。对于少数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但物理治疗需要谨慎选择,尤其要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因素。
宫颈囊肿:一般小的、无症状的宫颈囊肿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囊肿较大或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将囊肿破坏,使其内容物引流排出;对于合并有宫颈炎等情况的,需要同时治疗宫颈炎。
特殊人群考虑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较为常见,多为生理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逐渐稳定,可能会恢复正常。但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宫颈病变。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可能会加重,但一般也不需要治疗,产后随着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可能会有所缓解。在孕期需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同时关注宫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有宫颈手术史女性:既往有宫颈手术史的女性,如人工流产、宫颈锥形切除等,更容易出现宫颈囊肿等情况,因为手术可能会损伤宫颈局部组织,导致腺管阻塞等。这类女性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的异常病变,因为手术史可能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