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疫苗接种有基础年龄规定,12-15月龄接种第一剂,4-6周岁接种第二剂;特殊人群接种需谨慎评估,免疫功能低下者、既往有水痘感染史者、孕妇及准备妊娠女性接种各有不同情况;初次接种后机体启动免疫反应,加强接种可增强免疫保护,使机体更好抵御水痘病毒及预防带状疱疹。
一、水痘疫苗接种的基础年龄
(一)常规接种的基础年龄
1.第一剂接种年龄:
对于儿童,常规建议第一剂水痘疫苗在12-15月龄接种。从免疫发育角度看,此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已具备一定接受疫苗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能够开始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产生特异性抗体。
对于健康的婴幼儿,在12月龄左右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可在后续水痘病毒可能暴露前建立起一定的免疫保护。
2.第二剂接种年龄:
第二剂水痘疫苗一般建议在4-6周岁接种。这是因为在第一剂接种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体内的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在4-6周岁接种第二剂可以加强免疫应答,进一步提高对水痘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从流行病学角度,此年龄段儿童社交活动逐渐增多,接触水痘患者的机会增加,及时接种第二剂能更好地保护儿童免受水痘病毒感染。
二、特殊人群的水痘疫苗接种情况
(一)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
这类患儿的免疫系统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接种水痘疫苗时需要谨慎评估。一般来说,在免疫功能相对稳定期,可考虑接种水痘疫苗,但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可能不如正常儿童。需要密切监测接种后的反应,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接种后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例如,先天性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患儿,接种水痘疫苗后,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的概率可能降低,所以在接种前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具体的免疫缺陷类型和程度来综合判断是否接种以及接种后的后续观察措施。
2.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
如因恶性肿瘤等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放疗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在治疗期间,由于免疫抑制治疗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此时接种水痘疫苗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还可能增加感染疫苗相关病毒的风险。一般建议在免疫抑制治疗结束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再考虑接种水痘疫苗,并且接种后要加强观察,因为这类患儿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需要医生根据患儿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免疫抑制状态进行个体化评估。
(二)既往有水痘感染史人群
1.曾患过水痘的儿童:
虽然曾患过水痘,但仍可接种水痘疫苗。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部分人群可能会发生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接种水痘疫苗可以进一步降低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那些水痘病情较重或者发生水痘后免疫状态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的儿童。例如,曾患过水痘的儿童,在青春期或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等因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再激活导致带状疱疹,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更持久和全面的免疫保护,减少带状疱疹的发生概率。
(三)孕妇及准备妊娠的女性
1.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接种水痘疫苗。因为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虽然减毒程度较低,但理论上存在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孕妇不慎接种了水痘疫苗,需要密切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2.准备妊娠的女性:
准备妊娠的女性,建议在接种水痘疫苗后3个月再考虑妊娠。这是为了让疫苗在体内完全代谢,减少疫苗可能对未来妊娠和胎儿产生的潜在影响。因为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时间来清除体内的疫苗相关物质,确保妊娠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三、水痘疫苗接种年龄相关的免疫保护机制
(一)初次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在12-15月龄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B细胞会产生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同时T细胞也会被激活,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形成初步的免疫记忆。此时产生的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水痘病毒的初次感染,但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二)加强接种后的免疫增强
到4-6周岁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时,机体已经存在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水痘疫苗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活化,大量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特异性抗体,并且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也会得到提高,从而显著增强机体对水痘病毒的免疫保护能力,使机体能够更有效地抵御水痘病毒的感染,降低患水痘的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激活导致的带状疱疹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