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上患者多有剧烈持续上腹痛及向腰背部放射等,体征有腹部压痛等腹膜炎体征及Grey-Turner征等;实验室检查有血清淀粉酶等变化、CRP升高、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等;影像学检查中腹部超声有局限,增强CT可助诊;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分为轻症和重症,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患者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需综合考量。
一、临床特征
1.症状表现
患者多有剧烈持续的上腹部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重症胰腺炎可能在起病时症状相对不典型,但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女性患者在症状感知和表达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不同,但主要症状核心是相似的。有胆道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出现症状加重。
2.体征表现
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严重时可出现Grey-Turner征(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蓝-绿色瘀斑)或Cullen征(脐周皮肤青紫),这些体征对于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不同年龄患者的体征感知度不同,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体征观察可能需要更细致;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性降低,体征表现可能不如中青年明显,但腹膜炎体征的存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症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可能不一定显著升高,甚至可能降低,因为胰腺广泛坏死时,胰腺组织分泌淀粉酶的功能丧失。对于有长期饮酒史、胆道疾病史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的患者,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可能受到基础疾病影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个重要的炎症指标,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CRP常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50mg/L。它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对于病情的评估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CRP基础水平可能不同,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慢性炎症状态,所以在判断CRP升高意义时需要结合年龄等因素。
3.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常升高,可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对于有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白细胞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更为明显。不同性别患者在感染时的白细胞反应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会影响,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脆弱,白细胞变化可能更迅速,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储备功能下降,白细胞升高幅度可能不如中青年显著。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可以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出等情况,但对于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细微病变观察有一定局限性。在不同年龄患者中,腹部超声的图像解读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腹腔气体等因素影响,超声检查可能不如成人清晰;老年患者可能因腹部脂肪增厚等因素,也会影响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2.增强CT
是诊断重症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以显示胰腺形态、胰周及胰外组织的坏死、渗出情况等。增强CT下可见胰腺实质不均、胰周脂肪模糊、积液等表现,对于判断胰腺坏死程度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CT表现可能有特点,儿童重症胰腺炎的CT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CT解读时需要综合考虑。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动脉硬化等情况,在判断胰周血管情况时需要注意与病变区分。
四、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
1.轻症胰腺炎(MAP)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液体复苏反应良好。CT分级为A、B、C,BalthazarCT分级系统中,A级为正常胰腺;B级为胰腺肿大;C级为胰腺肿大合并胰周轻度渗出。
2.重症胰腺炎(SAP)
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CT分级为D、E(D级为除胰周改变外,胰实质内有单个或多个低密度区;E级为胰腺和胰周组织广泛坏死、渗出,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间隙)。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应用亚特兰大分类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自的特点。例如,儿童重症胰腺炎可能在器官衰竭的表现上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器官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可能进展迅速;有长期酗酒病史的患者,其胰腺本身的基础状态不同,在判断坏死程度等方面需要更谨慎地结合各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