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有一般表现、循环系统表现、呼吸系统表现及其他系统表现。一般表现有意识状态改变(早期烦躁不安,进展可致意识模糊、嗜睡、昏迷,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皮肤表现(苍白、发凉、湿冷等);循环系统表现有脉搏细速(儿童、老年人表现有特点)、血压变化(早期脉压差减小,进展后下降,不同年龄血压正常范围不同及意义);呼吸系统表现有呼吸频率改变(增快、浅快不规则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不同情况人群表现有差异);其他系统表现有尿量减少(儿童、老年人表现有特点)、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
一、失血性休克的一般表现
(一)意识状态改变
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患者精神紧张、躁动。随着休克进展,若失血进一步增多,脑组织灌注不足,患者会逐渐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缺血缺氧更敏感,意识改变可能发生得更早且更迅速;老年人则可能基础疾病较多,意识改变相对不典型,但也会出现从反应迟钝到昏迷的过程。
(二)皮肤表现
皮肤苍白是常见表现,由于休克时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管灌注减少,导致皮肤色泽苍白。同时,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时感觉发凉,这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血液主要供应重要脏器,外周组织灌注不足所致。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对休克的耐受程度可能因生理差异有一定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血管弹性等,进而影响休克时皮肤表现的程度。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皮肤苍白、发凉等表现可能更明显且恢复较慢。
皮肤湿冷,严重休克时皮肤会出现湿冷的表现,这是因为微循环障碍,汗腺分泌增加,同时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导致皮肤湿冷。
二、循环系统表现
(一)脉搏变化
脉搏细速是失血性休克早期的重要体征之一。休克时,心率加快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但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脉搏表现为细速。儿童的心率本身比成人快,在失血性休克时,儿童心率增快可能更为显著,且脉搏细速的表现也会更明显,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和脉搏情况来评估休克程度。老年人由于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在失血性休克时,脉搏细速可能更为突出,且可能合并心律失常等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二)血压变化
早期休克时,机体通过代偿机制,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但脉压差减小。随着休克进展,血压逐渐下降。不同年龄阶段血压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有其相应的血压正常范围,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也与成年人不同。在失血性休克时,儿童血压下降提示休克已进入较严重阶段,老年人血压下降往往意味着休克程度较重,且老年人血压下降后恢复相对困难。
三、呼吸系统表现
(一)呼吸频率改变
失血性休克时,呼吸频率会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反应,试图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提高氧摄取量。但随着休克加重,呼吸可能变得浅快、不规则。儿童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成熟,在失血性休克时呼吸频率改变可能更复杂,需要关注呼吸节律等情况;老年人呼吸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失血性休克时呼吸频率增快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进而加重呼吸功能障碍。
(二)呼吸困难
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影响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功能,同时肺组织灌注不足可能导致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引起呼吸困难。不同性别在呼吸困难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失血性休克时呼吸困难表现可能因妊娠相关生理变化而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储备,在失血性休克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明显;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失血性休克时呼吸困难会更易发生且程度更重。
四、其他系统表现
(一)尿量减少
肾灌注不足是失血性休克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休克早期,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开始减少,每小时尿量可能少于30ml。儿童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善,对缺血缺氧更敏感,尿量减少出现更早;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在失血性休克时尿量减少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失血性休克时,组织灌注不足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产生增多,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深快,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来代偿酸中毒;同时,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代谢性酸中毒的耐受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较弱,代谢性酸中毒时表现可能更严重;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对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能力下降,病情可能进展更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