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引发心血管系统(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系统(如脑出血、脑梗死)、肾脏(如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高血糖会导致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和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且两者相互影响,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更需密切监测并制定个性化方案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一、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一)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冠心病:高血压使动脉粥样硬化加速,易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进而影响心脏供血。
2.心力衰竭: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会使左心室肥厚、扩张,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且女性和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者更易受累,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脏需克服更大阻力泵血,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
(二)脑血管系统并发症
1.脑出血: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波动时,脑血管易破裂出血。高血压使脑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引发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者风险更高,高血压导致血管壁受损,脆弱的血管在血压骤升时破裂出血。
2.脑梗死:高血压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血管狭窄处血流减少,均可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血压人群,且病情往往更严重,高血压导致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易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
(三)肾脏并发症
1.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脏血管,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功能逐渐减退。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肾病,男性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风险相对较高,高血压影响肾脏血流灌注,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二、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足,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是其主要特征,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若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规范,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感染、应激等因素导致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极度升高,引起细胞内脱水。患者表现为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但无明显酮症酸中毒,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感染、腹泻、中暑等应激情况可促使血糖急剧升高,引发该综合征。
(二)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患病人数多,总体发病人数也不少,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漏出增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使视网膜血管受损,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等病变。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女性和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受累,高血糖引起视网膜血管通透性改变,影响视网膜正常结构和功能。
3.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易出现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影响神经传导功能,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心血管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如便秘、腹泻、体位性低血压等。
4.糖尿病足:由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使足部供血不足,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易受伤,进而引发感染和溃疡,严重时需截肢。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差且合并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患者易发生糖尿病足,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高血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足部血供,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迟钝,不易察觉损伤。
高血压和高血糖往往相互影响,共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定期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特殊人群如老年高血压高血糖患者,更需密切监测,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注重综合管理和长期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