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局部疼痛和头痛、全身症状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症状
1.鼻塞
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轻重程度不一,可为单侧或双侧鼻塞。
2.流涕
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量较多,颜色可为黄色、绿色等,有时鼻涕会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
3.嗅觉障碍
可表现为嗅觉减退或丧失,多为暂时性,是由于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堵塞嗅裂等原因导致。
4.局部疼痛和头痛
不同鼻窦发炎时疼痛的部位和时间有所差异。如急性上颌窦炎时,面颊部疼痛明显,晨起时症状较轻,午后加重;急性额窦炎时,前额部疼痛,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
5.全身症状
急性鼻窦炎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的全身症状通常比成人更明显,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慢性鼻窦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经常吸烟、饮酒的患者,应戒烟限酒,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
2.药物治疗
建议遵医嘱用药治疗,对于急性鼻窦炎,如果明确有细菌感染,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的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是治疗鼻窦炎的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减充血剂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症状,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常用的有麻黄碱等。
3.手术治疗
对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鼻息肉、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患者在术前需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