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症状主要有代谢降低症状、皮肤和毛发改变、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肌肉与关节症状、内分泌系统症状等,饮食需注意适量摄入碘、保证蛋白质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等。

一.症状
1.代谢降低症状
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出现怕冷、少汗、体温偏低等症状。成人易感到疲倦、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活动后容易感到极度疲劳,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体力。
2.皮肤和毛发改变
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缺乏光泽,还可能出现脱屑。毛发干枯、易折断,头发稀疏,眉毛外侧1/3可能脱落。指甲变脆,有裂纹。
3.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常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4.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可能感到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更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包积液,导致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长期甲减不治疗,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等。
5.消化系统症状
胃肠蠕动减慢,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毒素吸收增加,影响身体健康。
6.肌肉与关节症状
肌肉无力,常有肌肉疼痛、僵硬感,尤其是在运动后或寒冷时症状加重。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可能影响正常的行走和活动。
7.内分泌系统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或闭经,影响生育功能。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等症状。
二.饮食
1.适量摄入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但甲减患者并非都需要大量补碘。对于因缺碘引起的甲减,可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食用加碘盐,适量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过量补碘可能会加重病情,应避免高碘饮食。
2.保证蛋白质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修复组织。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3.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甲减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选择低脂肪的烹饪方式,如清蒸、煮、炖等。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功能有益,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同时,注意补充钙、铁等矿物质,预防骨质疏松和贫血。
5.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
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如卷心菜、萝卜、木薯等,应适量食用,不宜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