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吸烟,烟草化学物质损伤气道等致患病风险升高;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诱发COPD;空气污染,室内外污染损伤气道增加发病风险;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是发病和加剧重要因素;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致肺组织破坏引发肺气肿;氧化应激,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产生氧自由基损伤肺组织参与COPD发生发展,老年人因相关能力下降更易受影响。
一、吸烟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有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弱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大量研究表明,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吸烟年限长、每日吸烟量大的人群,COPD发生风险更高。
二、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可诱发COPD。这些粉尘和化学物质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例如接触棉尘、蔗尘等有机粉尘,或接触氯气、臭氧、二氧化硫等无机粉尘和化学物质,会引起气道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如煤矿工人、纺织工人、化工行业从业者等,由于长期暴露于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环境中,患COPD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三、空气污染
室内外空气污染也是COPD的发病危险因素。室外大气中的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气道净化能力减弱。室内空气污染,如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等,长期接触也会对气道产生不良影响。在交通繁忙的城市,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居民COPD的发病风险相对增加;长期居住在通风不良、烹饪方式落后导致室内油烟弥漫的环境中的人群,患COPD的可能性也会升高。
四、感染因素
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和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加重气道阻塞。儿童时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影响肺的正常发育,增加成年后COPD的发病风险;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容易诱发COPD的急性加重。
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体内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着平衡,以保护肺组织免受蛋白酶的过度损伤。当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时,会导致肺组织破坏,引发肺气肿。例如,吸烟等因素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增多的弹性蛋白酶可破坏肺组织的弹性纤维,导致肺气肿的发生。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抗蛋白酶缺乏,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由于体内缺乏α-抗胰蛋白酶,更容易发生COPD,这类患者多在青年时期就出现肺部病变。
六、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机体在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时,会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损伤肺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可促使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超过了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导致氧化应激状态,进而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老年人由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从而增加COPD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