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非独立眼病,由多种原因致,有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经眼部及全身检查诊断,治疗分针对原发病、激光、手术等,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包括老年人控基础病、糖尿病患者定期查眼底等,儿童则要及时就医配合治疗等。
一、眼底出血的常见原因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常见的原因有视网膜静脉阻塞,这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还有外伤、眼部炎症等也可能导致眼底出血。不同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其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但都会影响视力,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二、眼底出血的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仅存光感,或者看到眼前有黑影飘动,像蚊虫飞舞一样,视野也可能出现缺损等情况。如果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底出血,可能会有视网膜水肿、渗出等表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眼底出血,可能同时伴有糖尿病的其他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三、眼底出血的检查诊断
1.眼部检查
眼底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情况,看到出血的部位、范围等。例如能明确是视网膜浅层出血还是深层出血,是弥漫性出血还是局限性出血等。
眼部B超检查:对于一些屈光间质混浊,不能直接通过眼底镜看到眼底情况的患者,B超可以帮助了解眼内是否有出血、视网膜是否脱离等情况。
2.全身检查
对于怀疑有全身疾病引起眼底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全身检查,如血糖、血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明确糖尿病的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要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水平;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有血液系统疾病等。
四、眼底出血的治疗方法
1.针对原发病治疗
如果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良好的控制水平,这是治疗眼底出血的基础。对于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眼底出血,要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合适的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2.激光治疗
对于一些眼底出血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以采用激光治疗。例如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激光破坏视网膜的异常血管,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防止再次出血,改善视力。激光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等。
3.手术治疗
如果眼底出血病情严重,如出现大量玻璃体出血长时间不吸收、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修复视网膜等病变。
五、不同人群眼底出血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生眼底出血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控制基础疾病。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加重眼底出血。饮食上要低盐、低脂、糖尿病患者还要低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眼底出血加重。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出血时,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要更加注意眼部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防止眼部疲劳。
3.儿童
儿童眼底出血相对较少见,多由外伤、先天性眼部疾病等引起。如果儿童出现眼底出血,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和治疗。儿童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哭闹等,因为哭闹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再次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