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一般腹部体征不明显,胃镜下可见特定溃疡病灶,X线钡餐可见龛影等;胃穿孔起病急骤,有剧烈上腹痛并迅速波及全腹,呈板状腹等体征,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可抽出混浊液体,可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区分两者,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症状表现
胃溃疡:主要症状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等,疼痛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例如进食后1-2小时开始疼痛,下次进餐前缓解,即所谓的“餐后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不规律等;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疼痛感受略有不同,但总体基于上述基本特点。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人群更易患胃溃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也是高危因素。
胃穿孔:起病急骤,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上腹部刀割样疼痛,疼痛迅速波及全腹。这种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患者常呈被迫体位。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不同人群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穿孔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年轻体健者可能穿孔后症状更为典型,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症状表现不那么典型,但疼痛的剧烈程度通常是比较突出的。生活方式中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可能诱发胃穿孔,有胃溃疡病史的人群发生胃穿孔的风险更高。
二、体征表现
胃溃疡:一般腹部体征不明显,在发作期可能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压痛部位多较为固定,比如位于上腹部中线偏左等位置。不同年龄人群腹部体征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胃溃疡时体征相对不典型,压痛可能不明显;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性差,压痛等体征可能较轻微。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体征差异。
胃穿孔:患者呈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各年龄、性别患者出现这些体征的情况类似,但由于不同人群腹壁厚度等差异,板状腹的表现程度可能略有不同,比如肥胖患者可能腹肌紧张程度看似不如消瘦患者典型,但反跳痛等体征还是存在的。
三、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
胃溃疡: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病灶,边界清晰,底部覆盖有白苔或黄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等。不同年龄患者胃镜下表现可能因溃疡的发展阶段等不同而有差异,儿童胃溃疡的胃镜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细节上可能有不同特点;老年患者的溃疡可能因长期病变等因素,表现可能更复杂些。
胃穿孔:胃镜检查一般不是首选,但如果进行胃镜检查时可能发现胃壁有穿孔的裂隙等情况。
X线钡餐检查:
胃溃疡:可看到龛影,这是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此外还可能有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等间接征象。不同年龄人群X线钡餐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等因素,X线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龛影显示可能不清晰等;老年患者可能因胃肠道蠕动等功能减退,X线表现也可能有一定特点。
胃穿孔: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这是胃穿孔的重要诊断依据,即腹部平片可见膈肌下方有游离的气体影。各年龄、性别患者只要存在胃穿孔,一般都可出现此征象,但气体量等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
腹腔穿刺:
胃穿孔:腹腔穿刺可抽出含有食物残渣的混浊液体,对诊断胃穿孔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穿刺抽出液体的情况基本类似,但儿童进行腹腔穿刺时需更加谨慎,要注意操作的轻柔等,避免对儿童造成额外损伤。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体征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区分胃溃疡和胃穿孔。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