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经治多可1-2周康复,重症凶险病死率高;影响其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年龄(儿童和老年患重症风险高)、性别(妊娠时女性患急性胰腺炎病情更复杂)、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易致重症)、病史(有胆道疾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者重症概率大)。
轻症急性胰腺炎
特点:多数患者属于轻症,经及时治疗后多可在1-2周内康复。病理表现主要为胰腺局部水肿,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但一般无明显的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一般低于150mg/L,血钙水平多正常。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轻度水肿等表现。
特点:病情较为凶险,病死率较高。患者除了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外,还会出现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全身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方面,CRP可大于150mg/L,血钙常低于2.0mmol/L。在影像学上可发现胰腺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改变。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还可能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胰腺假性囊肿、胰瘘等局部并发症。
影响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因素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重症的风险可能较高。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与感染、先天胰腺发育异常等有关。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而且儿童的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更大。例如,儿童在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能更早出现循环衰竭、呼吸窘迫等情况。
老年人群:老年人患急性胰腺炎时,重症的发生率也较高。老年人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病情恶化的风险。同时,老年人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对炎症的反应不如年轻人强烈,可能在病情较重时才出现明显的症状,导致诊断和治疗的时机延误。
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决定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一定影响。例如,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男女发病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这并不直接决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过,女性在妊娠期发生急性胰腺炎时,病情往往更为复杂,因为妊娠会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对胎儿也会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母婴的情况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因素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饮酒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中,重症的比例相对较高。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同时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引发胰腺自身消化。长期饮酒的人群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饮酒者。
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会使胰腺分泌过度旺盛,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也较易发展为重症,因为大量食物的摄入使胰腺负担急剧加重,胰液分泌过多而排出不畅,从而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反应加剧。
病史因素
有胆道疾病史:如患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的患者,发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高,而且这类患者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概率也更大。因为胆道结石等病变可引起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症,炎症容易向重症发展。
有高脂血症病史: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高脂血症可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引发胰腺炎症,且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时,会影响胰腺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增加病情恶化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