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表现多样,外观上先天性患儿可有角膜增大、混浊水肿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无明显外观异常;视力方面不同类型青光眼变化不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视力急剧下降,慢性进展及开角型青光眼视力逐渐受影响;眼压方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急剧升高,慢性青光眼多中度升高;视野方面早期有旁中心暗点等缺损,晚期可呈管状视野;眼部体征有视神经改变(如乳头颜色变淡、生理凹陷扩大加深等)和前房角情况不同(闭角型前房角窄、发作时关闭,开角型前房角开放但引流异常),需通过多项检查综合判断,且不同年龄等因素影响其表现和诊断。
症状表现
视力方面:
不同类型青光眼视力变化不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视力可急剧下降,短时间内视力可能从1.0左右下降到0.1甚至更低。这是因为眼压急剧升高,影响了眼内的屈光介质和视网膜的功能。在慢性进展期的青光眼,视力下降往往是逐渐发生的,患者可能先是出现视野缺损,然后才逐渐感觉到视力下降,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为本身存在老花眼等情况,视力下降容易被忽视,而年轻患者如果出现视力逐渐下降且伴有视野异常则需警惕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在疾病早期视力多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逐渐扩大,视力才会受到影响,这与患者的年龄有关,年轻患者可能因为工作学习对视力要求高,更早发现视力变化,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视力下降容易被混淆。
眼压方面:眼压是glaucoma的重要指标,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青光眼患者眼压会升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压可急剧升高至50mmHg以上,患者会感觉眼球胀痛、头痛等;慢性青光眼眼压多为中度升高,可能在20-40mmHg之间波动,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眼部胀痛感,但眼压长期升高会损害视神经。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眼压可能有生理性波动,更需要关注眼压的异常变化,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上限也需密切监测。
视野方面:青光眼会导致视野缺损,这是青光眼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早期视野缺损可能表现为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例如,患者可能在视野的某个角落开始出现看东西有缺失,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从事需要精细视力和广阔视野的工作,如开车等,视野缺损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安全,而年轻患者如果视野缺损未及时发现,可能影响其学习和工作中的空间定位等。周边视野逐渐缩小,晚期可出现管状视野,患者仅能看到前方很小范围的物体,这与视神经受到眼压损害,神经纤维受损导致相应视野区域缺失有关。
眼部体征
视神经改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改变。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表现为视神经乳头颜色变淡,生理凹陷扩大加深,正常生理凹陷与视盘直径比例(C/D)一般小于0.3,青光眼患者C/D可大于0.6甚至更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视神经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患者视神经相对更具可塑性,但长期高眼压也会对其造成损害,老年患者视神经本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变,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改变更容易被察觉。
前房角情况:前房角是房水流出的通道,根据前房角的形态和房水流出受阻的部位,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等。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窄,急性发作时前房角关闭;开角型青光眼前房角开放,但存在房水引流功能异常。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检查前房角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不同年龄的人群前房角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大的人群前房角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变,影响房水的流出。
总之,青光眼的表现多样,通过眼部检查如视力、眼压、视野、眼底等检查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会影响青光眼的表现和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细致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