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有多样症状表现,如约80%患者有呼吸困难,40%-70%有胸痛,11%-30%有咯血,约13%有晕厥,还可有烦躁不安等;体征表现包括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部分血压变化、可出现发绀、有肺部体征及右心衰竭体征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需综合判断。
胸痛:发生率约为40%-7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为位于患侧的尖锐刺痛,与呼吸有关;心绞痛样胸痛则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肩部、背部等,疼痛程度不一,这是由于肺组织缺血、缺氧,累及胸膜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不同性别患者胸痛表现差异可能不大,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胸痛可能与其他因素混淆,需仔细鉴别。
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发生率约11%-30%,多在肺栓塞后24小时内发生,是因肺梗死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或支气管黏膜受损引起。老年人咯血可能要警惕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如慢性支气管炎等。
晕厥:约占13%,可为急性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多为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可能是由于肺栓塞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儿童发生晕厥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可能提示病情较重;老年人晕厥可能与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有关,需鉴别是肺栓塞还是其他原因导致。
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而出现这些表现,这与机体缺氧、疼痛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吸烟人群,可能本身肺部基础功能较差,对缺氧等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有基础心肺疾病病史的人群,对肺栓塞的耐受性更差,更易出现严重的惊恐等表现。
体征表现
呼吸频率增快:多数患者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钟,这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提高氧摄取。儿童呼吸频率本身较快,肺栓塞时呼吸频率增快可能更明显,需与普通的发热、哭闹等引起的呼吸增快鉴别;老年人呼吸频率增快可能提示心肺功能储备较差,病情可能较重。
心率增快:常见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00-120次/分钟,是由于机体缺氧、疼痛等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不同年龄心率基础值不同,儿童心率本身偏快,肺栓塞时心率增快可能在正常儿童心率基础上进一步升高;老年人基础心率可能较慢,肺栓塞时心率增快可能更易引起心悸等不适,需关注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等情况。
血压变化: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这是因为肺栓塞导致右心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对于有基础高血压的患者,肺栓塞时血压下降可能提示病情严重;老年人本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差,血压波动更明显,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发绀:可出现口唇、甲床发绀,是由于缺氧导致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降低引起。儿童发绀可能表现不典型,婴儿可能通过观察甲床等部位;老年人由于皮肤色素沉着等原因,发绀可能较难发现,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肺部体征: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偶可闻及血管杂音。肺梗死时可出现肺实变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不同性别患者肺部体征差异不大,但女性乳房等因素可能影响肺部体征的听诊,需注意听诊部位的准确性;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长期接触粉尘等的人群肺部基础情况不同,肺栓塞时肺部体征可能有不同表现。
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是由于右心后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不全引起。老年人本身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静脉回流障碍等基础情况,右心衰竭体征可能被掩盖或表现不典型;儿童右心衰竭相对少见,但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生肺栓塞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右心衰竭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