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鼻窦炎开放手术有可能得空鼻症,空鼻症是鼻腔组织过度切除致的医源性并发症,该手术致空鼻症概率低但有发生可能,其发生与手术方式、医生操作等有关,儿童、有基础病等患者更需注意,出现空鼻症会有鼻塞、干燥烧灼感等症状,可通过医生精准手术、患者术后观察及特殊人群针对性护理等预防及应对。
一、空鼻症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空鼻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腔黏膜、鼻甲组织被过度切除后,出现鼻腔宽敞、鼻腔黏膜干燥、鼻塞、鼻腔及鼻咽部有烧灼感、反复鼻腔感染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在鼻窦炎开放手术中,如果手术中鼻甲切除过多等操作不当,就可能破坏了鼻腔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引发空鼻症。
二、做过鼻窦炎开放手术后出现空鼻症的相关情况
1.发生概率:鼻窦炎开放手术导致空鼻症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但具体发生率会因手术方式、医生操作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规范合理的手术操作会降低空鼻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鼻腔解剖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进行鼻窦炎开放手术时更要谨慎操作,因为儿童鼻腔组织对手术切除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相对更易因手术导致鼻腔组织过度损伤而引发空鼻症等并发症。
女性患者在术后可能因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在出现空鼻症相关症状时可能表现与男性有所不同,但这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取决于手术操作等因素。
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鼻腔黏膜的修复,增加空鼻症的发生风险或加重空鼻症相关症状。
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其身体的修复能力较差,在鼻窦炎开放手术后发生空鼻症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且术后恢复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进而影响鼻腔组织的状态。
2.症状表现:如果做过鼻窦炎开放手术后出现空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塞,这种鼻塞是一种主观性鼻塞,即患者感觉鼻腔通气不畅,但实际上鼻腔很宽敞;还会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烧灼感,患者常自觉鼻腔内干燥不适,像有异物刺激般伴有烧灼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反复鼻腔感染,如鼻腔流脓涕、鼻塞加重等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因为长期的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3.诊断方法: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手术情况,然后进行鼻腔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干燥、鼻甲萎缩等表现,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综合诊断是否为空鼻症。例如,鼻腔内镜检查可以直观看到鼻腔内部结构情况,判断鼻甲是否有过度切除等异常。
三、预防及应对措施
手术方面:医生在进行鼻窦炎开放手术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范围,精准操作,避免过度切除鼻甲组织等可能导致空鼻症的操作。对于儿童患者,更要精细操作,充分考虑儿童鼻腔的生理特点。
术后观察:患者在鼻窦炎开放手术后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若出现鼻塞、鼻腔干燥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对于鼻腔干燥的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非药物方式来缓解症状;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但会谨慎选择药物以避免对鼻腔黏膜修复产生不良影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术后要加强鼻腔护理,家长要协助孩子保持鼻腔清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密切关注孩子鼻腔恢复情况,因为儿童恢复能力和耐受力相对较弱,需要更精心的观察和护理。
女性患者术后除了关注身体症状外,还要注意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因为空鼻症可能带来的不适症状容易影响心理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要严格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利于鼻腔黏膜的修复。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术后鼻腔组织的良好修复,降低空鼻症的发生风险。



